村民童紀財去年同樣把自己9畝多承包田全入股公司,共承包了公司38畝田種,。公司實行統(tǒng)一供種,、供肥、供藥,,統(tǒng)一技術指導,,統(tǒng)一定價收購,然后精制加工,,包裝銷給保險公司,,價格比傳統(tǒng)大米翻了好幾番。童紀財一點本錢沒花,,畝產卻達700公斤,,一收割就由公司收購了,除去成本畝純收入2220元,。童紀財認真算了一下說:“總純收入8萬多元,,只做了160天,平均每天有500元,!”
在綠興惠農公司里,,像童紀財那樣一戶承包十幾畝田以上的較普遍,也有一些兼業(yè)就種自己入股幾畝田的,。由于有公司做靠山,,農資有公司統(tǒng)一的批發(fā)價提供、技術有統(tǒng)一的手把手教,,收購有車到田埂邊運,,銷售有保底價,賣上好價還有紅利分,。掛村第一書記龔啟程說:“現(xiàn)在每天都有人要求入股公司,,就連鄰村的農民也紛紛托關系要求加入。”
農業(yè)農村最大的資源是以耕地,、山林為代表的自然資源和各級政府及村財投入形成的路溝渠等經營性資產,。落實好確員、確權,、確股是“三變”改革的前提,。他們以常住人口為界定標準確定集體組織人員身份,一年一次動態(tài)調整,,明確成員身份之后,,又抓緊清產核資確權,順利完成了林地,、耕地和經營資產確權和集體折股量化到每位集體成員,,使每個集體成員參與股份合作按份享受收益權利。
改革離不開農民的支持,。山頭的“三變”改革方案得到了100%黨員及村民代表和96%以上戶代表的支持和擁護,。鎮(zhèn)掛村黨委副書記陳松認為:“根本原因就是把保障集體經濟和農民利益放在了首位?!蹦瓿鯏?shù)字變年底真金白銀了:兩個村的村財大幅增加,,其中山頭村從上年的19萬元增加至35.8萬元。入股農民除每畝田的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還有公司紅利,,有的還有工資收入。
公司立足當?shù)刈匀毁Y源條件,,以股份為紐帶,,引入有實力的農業(yè)產業(yè)化企業(yè),變松散的個體種植為規(guī)?;a,,變盲目經營為市場化經營,1080畝田全部種優(yōu)質稻和富硒稻,,且還未插秧就與保險公司訂好銷售合同,。“有好的銷路,,又有比常規(guī)稻高幾倍的賣價,,我們自然信心滿滿?!鄙筋^二組的童紀財說,。
梅林戲《三岔口》 記者萬存靈攝 梅林戲笛子琵琶二重奏——《畫網巾》選段記者萬存靈攝 梅林戲表演唱《紅軍不怕遠征難》記者萬存靈攝 央廣網三明2月17日消息(記者 萬存靈)悠揚的笛聲配上清脆的琵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