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4月11日電? 題:“不辛苦!”是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于力 于也童
汽車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行駛,,爬上了一個接近45度的陡坡后,,一座三層的藍色小樓終于映入眼簾。
沈陽市沈北新區(qū)共有森林10萬余畝,,設兩個瞭望崗哨,,這里是虎山瞭望崗哨。崗哨三層屋外的陽臺上,,一個身著藍色沖鋒衣的老人正拿著望遠鏡向遠處不斷觀望著,。
他叫劉文鑫,今年66歲的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和這片林子守在一起,。年輕時,,他騎著摩托車巡守,歲數(shù)大了,,他和老伴敖靜云放棄了村里“富戶”的優(yōu)渥生活,,“住”守在這片林子里。每天24小時交替不間斷地瞭望,,寫下八本護林日記,,把崗哨過成了“家”。
八本日記寫下林間“雨雪風霜”
記者在夫妻倆熱情的招呼下走進了他們的“家”,。20余平方米的一層放著幾個巨大的塑料桶,,山里沒有泉眼,生活用水只能從山下運送上來,。
4月初春,,沈陽漸漸回暖,但由于孤立在山間制高點,,屋里的溫度仍然很低,。冬天最冷的時候,屋里只有4攝氏度,,為防止桶里的水凍冰,,墻角堆的幾條舊棉被成了水桶們的“羽絨服”。
二層是簡單的炊事間,,因為要回避火源,,老夫妻倆使用電磁爐做飯。墻邊還放著不少方便面,,由于食材也需要山下運上來,,老兩口經(jīng)常用方便面果腹。
走上三層,,才算是看到一個簡單的“家”,。一個雙人床,一個工作桌,,一臺能收五個頻道的小電視,。桌子上整齊地擺放著兩個望遠鏡,一臺對講機,,還有一本記錄著林區(qū)情況的護林日記?!?月10日上午,,能見度偏低,沒有起風,,注意瞭望,。”“2月24日2時10分,清水方向102公路邊有煙,,清水森林消防人員去現(xiàn)場控制局面,。”……這樣的日記,,住在崗哨的兩年多時間,,劉文鑫寫滿了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