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2日電 題:青城登山步道:踏遍青山享美景 生態(tài)綠道助脫貧
新華社記者 朱文哲
在蒙古語中,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市“塞外青城”的美稱由此而來,。近年來,呼和浩特以大青山綠水青山為依托,,打造大青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將生態(tài)資源與人文資源有機融合,,用一條綠道串聯(lián)城鄉(xiāng),,為群眾架起暢享自然的綠色廊道,也將“綠水青山”轉化為沿線鄉(xiāng)村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依山建道,,在自然中“綠色健身”
四月的青城春意盎然,大青山開始穿上了綠色的外衣,。坐落其中的大青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每天都會迎來一批批前來休閑健身的市民。藍天,、白云,、青山、綠道,,勾勒出一幅生態(tài)和諧的山水畫卷,。
2012年10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大青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落成,,并被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授予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正式向公眾開放。
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總長100公里,,設置8個主出入口,、3個大型基地式營地和3個中轉營地,以及水磨村,、李占窯,、野馬圖、圣水梁等4個核心服務區(qū),,最高點為海拔1966米的平頂山,。與登山步道并行建設的125公里戶外騎行路線、50公里越野車體驗路線,、70公里自駕車觀光路線以及多個戶外運動功能區(qū)呈網(wǎng)狀結合,,共同構成一個景觀式的生態(tài)運動慢行系統(tǒng)。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馬麗萍說:“依山而建的步道將原有村落進行了聯(lián)通,,將已有的村落,、景觀與地形相結合,,使步道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讓市民能夠踏遍青山,,享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