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4月21日電 題:“生活的滋味都在泡菜里”——江西瑞金“華嬤嬤”奮斗記
新華社記者 胡振華、胡晨歡
“旺季就快來了,,新的泡菜品種得趕緊研制起來,。”一大早,,53歲的華小英戴好手套,,系緊圍裙,開始在工坊忙碌起來,,身旁正在消毒的泡菜壇子冒著滾滾熱氣,。
2018年,華小英注冊了“華嬤嬤”商標,,研發(fā)的泡菜已有10余個品種,。“現在很多顧客都叫我‘華嬤嬤’,,這段時間最多一天有20多個單子,,賣出500多罐泡菜,忙得很,?!闭f著,附近種植大棚蔬菜的農戶開著三輪車,,送來一車新鮮乳黃瓜,。
在江西瑞金,泡菜是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小吃——爽口的豆角,、脆嫩的黃瓜……刺激著人們的味蕾,,更浸透了華小英半生的苦與樂?!吧畹淖涛抖荚谂莶死?。”她說,。
1966年,,華小英出生在瑞金市壬田鎮(zhèn)洗心村。當時物資匱乏,,生活艱苦,。童年的華小英,幾乎餐餐喝稀飯,,常常餓得發(fā)慌,。由于地里蔬菜多,泡菜成了家里經常做的食物,?!俺缘枚啵蜞脻M嘴都是酸味?!?/p>
土坯房不結實,,每逢大雨,缸蓋常常被風掀翻,,泡菜滲入雨水,,時間一長就酸苦難咽,還舍不得扔,。
隨著改革開放大幕開啟,,華小英一家的生活開始好轉。
1978年,,她走進了中學的校門,。有一回,華小英拎著一罐她新做的泡菜和同學們分享,,當揭開壇蓋的一刻,,許多同學都瞪大眼睛圍了過來?!八麄兂粤撕蠖颊f酸辣勁大,,相比平時吃的醬油泡飯,香味十足,!泡菜第一次讓我感到驕傲,。”
為了照顧弟弟妹妹,、掙錢養(yǎng)家,,華小英初中沒畢業(yè)就輟學了。多年來,,她做過裁縫,,賣過窗簾,錢包鼓了起來,,泡菜不再是餐桌的必備之物,。
然而,有些味道或許無法替代,。讓更多人吃到她做的泡菜,,這個想法慢慢萌生。
在葉坪鄉(xiāng)黃沙村華屋小組,,華小英和村民支起了40余畝大棚,,種下了蔬菜、水果,,辦起了農家樂,。
讓華小英驚喜的是,,游客對泡菜情有獨鐘。
看見客人們吃得津津有味,,華小英打定了主意,。2016年3月,,和家人商量后,,華小英開設了工坊,對泡菜進行改良,。
為了更加準確地找好發(fā)酵時間,、調好酸甜度,華小英動員全家參與,。在研制初期的半個月內,,全家每人平均一天吃掉二十多根乳黃瓜。
“我媽那種激情很難形容,。一般女性喜歡被夸長得漂亮,,但她最愛聽的是泡菜味道好?!比A小英的兒子說,。
她還和家人成立了蔬菜水果合作社,召集當地貧困戶參加,,幫助村民增收,。“華小英創(chuàng)辦合作社后,,收購我們的蔬菜,,再也不用擔心滯銷問題了?!?8歲的華屋小組村民華割禾說,。
在瑞金,像華小英一樣,,通過產業(yè)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的人越來越多,。2018年,瑞金脫貧摘帽,,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72%,。
四月的瑞金,郁郁蔥蔥,。大棚里的蔬菜,,長勢喜人?!坝辛撕玫脑?,泡菜就會做得好,,生活就會有奔頭?!比A小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