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就是習慣”的技能大師
一微米有多細,?一根頭發(fā)絲的1/60,!一微米有多難,?精密模具的制作一般是2至5微米,,1微米精度的模具目前在市場上較罕見,而模具品質的優(yōu)劣往往就在這1微米的差距之間,。而陳亮的拿手絕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內。
陳亮是江蘇省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級技師,。對于精密制造,,細心是這行的職業(yè)習慣。為了更好應對每一次挑戰(zhàn),,陳亮為自己立了一條工作準則:“再仔細一點點,,離1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點點!”
幾年前,,陳亮所在的無錫微研與清華大學共同承接了一項國家863重點項目——節(jié)能減排燃油噴射用微噴孔加工高精密先進制造設備項目,。短短半年時間,他和技術專項小組成員配合清華大學的研發(fā)人員就研制了一臺樣機,,靠的就是精密技術,。2016年,他們研發(fā)的這一設備獲得了 “中國機械工業(y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中小件加工廠鉗工魏紅權也是一位精益求精的技能大師,。他熟練操作車、銑,、磨等多種精密加工機床,,擅長機械零件的精密加工和各種刀量具的制造與修復。在工作中,,他常常能突破加工制造瓶頸,,富于創(chuàng)新性地解決產(chǎn)品零件在生產(chǎn)制造中因設備精度不夠無法達到設計要求的難題。
在武重承擔的中科院重大科研項目——直徑8米高精度地水平跟蹤機架轉臺的研制中,,魏紅權發(fā)揮了“超精密機械手”作用,,確保該工程平面性精度達到國家計量標準的“0”級標準,使我國在大視場天文學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在月背刻下“中國足跡”的團隊
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wèi)星,、首顆飛入行星際的探測器、首顆軟著陸在地外天體表面的航天器和首輛將“足跡”刻在地外天體上的月球車,、首顆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的航天器,、首顆大型X射線天文望遠鏡衛(wèi)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