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zhèn)新貌
百年義渡,迎送天下客;鐵血鋼城,,鑄就愛國情。
大渡口,坐落于重慶主城兩山(中梁山,、銅鑼山)兩江(長江、嘉陵江)之間,。
江山環(huán)抱的自然地形,,使大渡口具備交通要沖的先天優(yōu)勢,更使大渡口孕育出上善若水的仁義之風,,堅如磐石的愛國之情,。
回溯歷史,大渡口得名于清朝道光年間的“義渡”,渡客過江,,不取分文,。抗戰(zhàn)時期,,漢陽鐵廠西遷至此,,“義渡”迎來民族工業(yè)的火種與希望。新中國成立后,,重鋼軋出新中國第一根自己生產的鋼軌,,“義渡”又將源源不斷的鋼材,輸送到祖國四面八方,。大渡口,,因此留名于中國工業(yè)史,留名于重慶的城市記憶中,。
如今,,大渡口正以大氣開放的姿態(tài)揚帆行千里,奮力推進“高質量產業(yè)之區(qū),、高品質宜居之城”建設,。
從遠古時代揚帆走來
一把手斧開啟文化印記
在大渡口區(qū)博物館,有一塊特殊的“石頭”——它的出現(xiàn),,把主城區(qū)人類活動的歷史向前推到了80萬-100萬年以前,。
它就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的常用工具之一:手斧。
1983年,,這把手斧在大渡口區(qū)馬王場舊石器遺址出土,。它長19.8厘米、寬12.74厘米,、厚約5.8厘米,,下半部分還保留著石頭圓潤的形狀,上半部分形狀尖銳,、鋒利,,有棱有角。
手斧出土后,,為準確判斷其使用時期,,文物工作者提取了手斧所在的原生地層的黃土,送到測年水平較高的澳大利亞進行年代檢測,。檢驗結果顯示:這把手斧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工具,,具備砍砸,、刮削等復合功能,,可以一物多用,類似于舊石器時代的“瑞士軍刀”。
原標題:泰國國王舉行加冕儀式,系1950年后首次【環(huán)球網報道實習記者李東堯】據(jù)法新社剛剛消息,,當?shù)貢r間5月4日上午,,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加冕儀式正式開始。
自稱是茅臺酒廠的內部員工,親戚還是茅臺集團的高管,。溫州商人周老板結識了貴州的鐘某,,以為自己找到了通往茅臺購銷渠道的捷徑。殊不知,,花了1950萬買了近千箱茅臺,,結果沒有一箱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