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東南緣有一片美麗神秘而又圣潔的土地,,它有一個動聽的名字——甘孜,。甘孜在藏語中是金馬的意思,,那里有壯麗的雪山,、秀美的海子,,還有熱情好客的人們。奔騰的大渡河流經(jīng)這里,,賦予連綿的山脈以流水的靈動,。初夏的五月,我們沿青色的大渡河溯流而上,,探訪傍水而居的人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陽光房和茶座
劉萬莉家的庭院里,,花架上的藤蔓郁郁蔥蔥,,枇杷樹掛上了橙黃的果實。燒好泉水泡好香茶,,在院里的陽光房里我們邊品茶邊聽她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劉萬莉經(jīng)營的農(nóng)家樂名為“老宅山莊”。以“老宅”命名,,是因為院里這棟白色三層小樓建造于70年代,。劉萬莉把二樓和三樓翻新修整改造成客房,一樓擺了幾張圓桌,,招待賓客用餐,。“老宅”開張營業(yè)是2011年,,那一年,,杵坭村舉辦的第一屆櫻桃節(jié)招來了不少游客,只是吃住成了大問題,,劉萬莉和丈夫瞅準了個中商機,,想做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親力親為的劉萬莉(央廣網(wǎng)見習記者 楊煜 攝)
農(nóng)家樂的生意看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有不少門道,,遠不是鋪一張床,做一桌菜那么簡單,,怎么才能把農(nóng)房真正變客房,?杵泥的旅游越干越紅火,村里的農(nóng)家樂像雨后春筍般的越開越多,,怎么才能留住回頭客,?劉萬莉的答案只有一個字,學,。
“這些年政府帶我們去了好多地方考察學習,,近的有成都、雅安,,遠的還去過浙江,、臺灣呢!”提起學習經(jīng)驗,,劉萬莉如數(shù)家珍,,“每次都有新收獲,都想著怎么把人家的經(jīng)驗用在老宅里頭,?!?/p>
院子里蓋一座木質長廊式的方廳,陽光從四面的玻璃照進來分外敞亮。擺幾把藤椅,,支幾張圓桌,,這便是劉萬莉的陽光房。來自城里的客人能在這發(fā)一下午的呆,,消磨慢下來的時光,。劉萬莉說,臺灣的民宿精致,,她琢磨客人的需要,,也要照葫蘆畫瓢建個休閑的所在,能讓城里人有一個放松身心的地方,。四川人愛喝茶,,成都的民宿大多都有專門的茶座。劉萬莉來了靈感,,也在老宅的涼亭里安排了茶座和麻將桌,。每次學成歸來,老宅總能發(fā)生點新變化,。但劉萬莉也抓住了精髓,,所有民宿的成功靠的都是“服務”二字,摸清了“服務”的脈,,打造一個金牌民宿也就沒那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