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以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走進“‘復興號’搖籃”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以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走進“‘復興號’搖籃”
新華社記者樊曦,、魏玉坤
7月10日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運行圖,,更多“復興號”動車組將奔跑在華夏大地上,。
百年中國鐵路史,“復興號”所代表的中國高鐵無疑是這段發(fā)展史上最亮麗的一筆,。
被譽為“‘復興號’搖籃”的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科院)成立于1950年,。69年來,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腳步,,它一直致力于推動創(chuàng)新,,讓中國鐵路變得更快、更好,、更智能,。
更快的速度
“讓火車像風一樣跑”,是鐵路人多年的夢想,。
在京滬高鐵上,,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飛速掠過?!耙幻腌?00米,,只是人一眨眼的工夫?!敝袊F道博物館原副館長金萬智說,。
30年前,這一切還難以想象,。上年紀90年代,,中國鐵路平均時速不到一百公里,鐵路運力十分欠缺,。
“提速”成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需求,。1990年,鐵科院組織各方面專家開展高速鐵路總體研究,,成立了高速總體組,,率先開展了動車組整車及相關技術研究。
鐵科院首席研究員陸陽表示,,正是這些年的積累為其后高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奠定了基礎,。
為了加快高鐵發(fā)展,2004年,,中國相繼引進日本,、法國、加拿大和德國的高速動車組技術,,此后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相繼生產(chǎn)出了包括CRH380在內(nèi)的“和諧號”系列高速動車組,。
然而,鐵路人并不滿足,。鐵科院原首席研究員王悅明說,,為了進一步掌握關鍵核心技術,2012年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主導,,鐵科院技術牽頭啟動中國標準動車組研制工作,。
2017年6月26日,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雙向首發(fā),,9月21日又按時速350公里開始商業(yè)運營,,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yè)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更舒適的旅途
嗖……一列“子彈頭”呼嘯而過,。
寬大的車廂,、舒適的座椅,如今的人們已經(jīng)很難想象十余年前綠皮車擁擠煩悶的場景,。
走進“復興號”二等座車廂,,記者看到每排前后都設置220V不間斷插座,還專門增添了USB接口,,保證每個座位充電都能“一一對應”,。旅途中不用擔心單調(diào)無聊,乘客可以無線上網(wǎng),,一路“在線”飛馳,。
乘坐高鐵,人們最關心的是跑那么快,,安不安全,?
為了提高安全性,在“復興號”的研制過程中,,技術人員在“復興號”上建立了全方位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全車有2500余項監(jiān)測點,比以前動車組多出500余個,。
“這些傳感器就像眼睛一樣,,時時刻刻對列車的運行狀態(tài)、軸承溫度,、冷卻系統(tǒng)溫度,、制動系統(tǒng)狀態(tài)、客室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鐵科院機輛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波說,。
跑得更快,,能耗卻更低。張波說,,京滬高鐵實測結果顯示,,在350公里時速下“復興號”與“和諧號380”相比,總能耗下降了10%,,意味著京滬高鐵往返一趟能?。担埃埃岸喽入姟?/p>
目前,,中國日均上線運行動車組超過3300組,,其中“復興號”動車組超過400組。
更智能的未來
在鐵科院的“成績單”上,,有這么一句話:“復興號”采用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到84%,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f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
這是成績也是起點。未來,,中國高鐵的目標在哪里,?
鐵科院機輛所整車技術規(guī)范研究室副主任邵軍表示,未來,,高鐵將會更加“智能化”,。
他表示,為滿足北京2022年冬奧會及京張高鐵的運輸需求,,以現(xiàn)有“復興號”CR400BF型動車組為基礎研制的京張高鐵智能型動車組,,即將開始試驗驗證。
為了滿足更多旅客在更多環(huán)境條件下的需求,,中國鐵路總公司還提出了“復興號”動車組頂層設計方案,。未來將在“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平臺基礎上,研制不同速度等級,、適應不同環(huán)境需求的自主化,、標準化動車組系列產(chǎn)品。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下一代高鐵標準的制定上,,中國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直在鐵科院從事列車網(wǎng)絡系統(tǒng)設計的首席研究員趙紅衛(wèi)說,,過去8年內(nèi),,中國共主持、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鐵路聯(lián)盟重要國際標準幾十項,,并多次在中國召開學術會議,。未來,世界鐵路將會更加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