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綠色低碳 重在行動
新華社記者高敬
6月19日是全國低碳日,。今年低碳日的主題是“低碳行動,,保衛(wèi)藍天”。面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這個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zhàn),,走綠色低碳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保衛(wèi)藍天的必然選擇,,必須要落到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中。
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減排的決心明確而堅定。2018年,,我國單位GDP碳排放相對2005年下降約45.8%,提前完成了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3%,。我國也已正式啟動了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
今年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全球主場活動選擇在中國杭州舉行,。經(jīng)過測算,此次會議期間將排放721噸二氧化碳,,相關部門通過向河北承德塞罕壩機械林場購買等量的碳匯,,實現(xiàn)了此次會議的碳中和。
實際上,,不只是此次環(huán)境日活動,,國內(nèi)的一些大型活動已經(jīng)相繼開展了或準備開展碳中和相關工作,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4年APEC北京峰會,、2017年G20杭州峰會等大型國際會議開展了碳中和活動,正在籌備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大型活動也提出低碳辦會的目標,。
就在前幾天,,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大到活動中的交通工具,小到紙張使用,,這份指南通過大型活動碳中和的示范,,倡導公眾積極踐行低碳生活方式和實現(xiàn)碳中和的低碳理念。
從國家能源消耗,,到大型活動舉辦,,再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綠色低碳行動的一部分,。
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大型活動減碳方式上學到低碳行動的小妙招,,如盡量使用電子通信,而不是印刷品,;較短的旅行,,盡量選用火車來代替汽車和飛機;盡量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物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當?shù)胤N植和生產(chǎn)的食品和飲料……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攜手行動起來,,讓綠色低碳成為一種生活時尚,。讓環(huán)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生產(chǎn)方式,為我們的地球留下綠色的美麗,。
中國青年網(wǎng)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劉喆)為增強青年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意識,,鼓勵青年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環(huán)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