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科學”號6月19日電 題:觀星辰,也要探大?!翱茖W”號探測讓人大開眼界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西太平洋煙波浩渺,百米長的“科學”號科考船不過滄海一粟,。然而,,它承載著億萬中國人的深藍夢想,憑著科技與勇氣深入秘境,、探索未知,。
呆萌的海兔,、壯美的“海底花園”、礦產(chǎn)富饒的海山……從點滴的“小確幸”到科研的“大收獲”,,漂泊萬里的“科學”號不虛此行,,滿載而歸。它開拓了人類對地球深處的“眼界”,,體現(xiàn)了中國維護人類共同“藍色家園”的擔當,。
開“眼界”——探索人類未知疆域
這是一片神秘的地域,這是一處中國人甚少光臨的空間,。
5月27日,,猶如卡通形象“海綿寶寶”的“發(fā)現(xiàn)”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入水下潛?!翱茖W”號開始了為期20天的第5次西太平洋海山科學考察,,開啟又一段對蔚藍深海的探索之旅。
金柳珊瑚,、丑柳珊瑚,、黑珊瑚、柱星螅和海綿等在海山集聚,,還有蛇尾,、鎧甲蝦等在珊瑚林間生長?!按饲霸诟浇I揭舶l(fā)現(xiàn)過珊瑚林,,但顏色和種類很單一,這里的珊瑚林五彩繽紛,,是名副其實的‘海底花園’,。”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說,。
全球有逾3萬座海山,但有生物取樣的海山僅300多座,,取樣調(diào)查較全面的海山僅50多座,。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系統(tǒng)分布最為集中的海域,人類對這一區(qū)域海山的認識卻非常有限,。
據(jù)科考隊介紹,,本航次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wù),獲得了豐富的樣品,、資料和數(shù)據(jù),,僅海洋生物樣品就采集了250多種,為人類進一步認識海山提供了幫助。
取得豐碩成果,,有賴于“科學”號上的高科技“武器”,。除了“發(fā)現(xiàn)”號潛水器,電視抓斗,、溫鹽深儀,、淺地層剖面儀等也都大顯身手。如科考船的名字一樣,,“科學”正是助力中國走向深藍、了解深藍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