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郭玲攝影報道)橋面上配備飲水池,鋪撒草種,,安裝淺色系的防護墻,專供野生動物遷徙,,這并不是童話故事,,這座動物遷徙天橋就建設在準噶爾盆地內的一條新建公路上。
新建的國道216富蘊至五彩灣公路工程項目,,2017年開工,,預計今年7月30日完工,這條公路延伸在準噶爾盆地內,,環(huán)境保護成為建設中第一要務,,為了給沿線的野生動物提供便利,全線設計多處動物遷徙通道,,一座動物遷徙天橋也將在通車時投入使用,。
6月19日至20日,記者從新建的國道216富蘊縣朝五彩灣方向一路前行看到,,在一百多公里的路上建設了多個涵洞,,還有一座高高架起的橋梁。
這座橋就是長達100米的上跨式野生動物遷徙通道,,橋寬50米,、高6米,橋面上鋪設了50厘米厚的砂土層,,與周圍環(huán)境保持一致,。
該項目第五合同段總工程師張秀振說,,目前橋梁工程已建設完工,接下來他們會在橋兩側設計4個飲水池,,給遷徙中的動物提供用水保障,;會在橋面上鋪撒草種、投放動物糞便引導動物從此處通過,。同時,,將橋面防護墻涂上淺色涂料,避免動物受驚,。
“施工期間,,我們會在施工便道設置各類警示標志,施工便道兩側設置環(huán)保樁,。在動物通道附近施工時,,發(fā)現野生動物活動,就立即減少大型機械施工或是直接停止施工,?!痹擁椖扛敝笓]長甫爾海提·艾尼瓦爾說。
國道216富蘊至五彩灣公路工程項目環(huán)保工程師劉偉偉介紹,,沿線共建設1座上跨式動物遷徙通道,,21處下穿式動物通道。其中,,最大的一處下穿式動物遷徙通道長約546米,、寬26米、凈高8米,。
“這些野生動物遷徙通道是相關專家通過常年觀測動物遷徙軌跡確定的點,。”劉偉偉說,,遷徙天橋位置,就在動物遷徙路線范圍內,,借山丘地勢,,做成上跨式天橋,不改變動物的遷徙路徑,,道路從橋下穿過,,也減少行車對動物遷徙的影響。
記者從網上查詢資料得知,,為了在修筑鐵路,、公路時保護野生動物的安全,北美一些國家原本偏好為野生動物挖“路下通道”,,讓蛙,、蛇等小型動物走管狀涵洞,,馴鹿、野羊等大型動物過橋下涵洞,;后來有些學者研究發(fā)現,,一些大型哺乳動物,有向高處攀爬的習性,,因此,,許多國家開始為大型動物搭建上跨式的“過街天橋”,并在上面種植草木,,模擬自然的山坡地形,,引導動物在不知不覺中通過通道穿越公路和鐵路。
新華社柏林4月29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航空航天中心29日證實,,將在今年6月正式啟動與俄羅斯航天集團的合作項目,利用國際空間站從太空觀察地面上的動物遷徙,。 這個項目名為“利用太空研究動物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