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門口的石碑(2018年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學術(shù)界曾經(jīng)有過一個“文明四要素”的標準,,文明需要有城市、大型建筑,、青銅器和文字,。目前,由于只有在殷墟才發(fā)現(xiàn)大量青銅器以及銘記有文字的甲骨等遺物,,據(jù)此,,有學者認為,中華文明僅始于殷商時期,。
近年來,,眾多國際專家學者面對面地了解了良渚遺址的考古情況。“良渚遺址作為5000多年前中國最早的區(qū)域性國家”逐步成為他們的共識,。
拼版照片:這是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黑陶器,、玉琮、木屐,、漆器,、陶片和玉璧(左上起,順時針方向),。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
國際考古學權(quán)威,、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就表示,中國新石器時代是被遠遠低估的時代,。良渚遺址的復雜程度和階級制度,,已經(jīng)達到了“國家”的標準,這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
2017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上,倫福儒再次表示,,如果放在世界的框架上來看,良渚把中國國家社會的起源,,推到了跟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印度文明同樣的程度,四者幾乎同時,。
同年年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正式刊發(fā)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倫敦大學等機構(gòu)的學者共同寫作的論文《5100年前中國最早的水利系統(tǒng)》。良渚考古成果登上了國際一流權(quán)威學術(shù)期刊,。
原標題:原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長”這樣,!中國網(wǎng)北京5月9日訊(記者李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落幕,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又迎來了八方友人,。
?原標題:微視頻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fā)表重要演講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