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題:堅決整治“打牌子”的歪風邪氣
辛識平
近日,,一些地方出臺禁令,禁止各種“打牌子”行為,,可謂深得民心,、正當其時。
所謂“打牌子”,,是指少數人利用,、冒用、盜用領導干部名義,,從事違法違規(guī)活動以牟取利益,。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打牌子”現象并不少見,。一些人打著領導干部的旗號,,插手基層各種事務,為自己或他人撈好處,,甚至招搖撞騙,、為非作歹。這些人大多與某些領導干部沾親帶故,,也有少數“八竿子打不著邊”的情況,。
“打牌子”本質上就是權力尋租。一些人錯誤地認為,,我國是人情社會,,領導干部也有人情交往,因此“借光”辦事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這種看法混淆了公私界線,揣著明白裝糊涂,。表面上看,,“打牌子”借助的是所謂“情面”“情分”“關系”等,實際上就是依靠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及其影響來謀求私利,。
“打牌子”現象在一些地方盛行,,折射出規(guī)矩意識和法治觀念的淡薄?!按蚺谱印钡娜?,信奉“背靠大樹好乘涼”“朝中有人好辦事”,不把黨紀國法當回事,;一些領導干部對親屬或身邊人疏于管束,,對錯誤做法默許縱容,有的甚至親自“站臺”“打招呼”,。面對“打牌子”行為,,有的人礙于情面、不講原則,,不該辦的事給辦了,;有的人視之為拍馬屁、搞攀附的好機會,,不惜犧牲公共資源滿足個別人的私欲,。
“打牌子”壞了規(guī)矩,、亂了法紀、攪了市場秩序,,污染一方政治生態(tài),,危害不小。目前,,各地各部門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大力度整治各類突出問題,,治理“打牌子”現象正當其時,。凈化基層政治生態(tài),回歸執(zhí)政為民初心,,就要堅決向各種“打牌子”辦事的不良現象“亮劍”,。不論什么人,“打牌子”行為一經查實,,都要嚴肅追責“打板子”,,既要查處“打牌子”的人,也要懲處喪失原則立場,、搞利益輸送的人,。
對領導干部來說,不僅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還要切實管好管住親屬和身邊人。對各種打著自己旗號或牌子辦事的行為,,要堅決說“不”,、有力抵制。倡導良好的家風家教,,凈化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一身正氣過得硬,,扎好籬笆看好門,,就不會被別人鉆了空子。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陳燦)7月11日,,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所著的《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