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 題:打擊犯罪,、嚴格核查,、“拉黑”冒用者——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詳解防范身份證冒用問題
新華社記者熊豐
隨著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的快速發(fā)展,,信息共享和信息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近年來,偽造,、買賣,、冒用居民身份證等問題時有發(fā)生,對公民合法權益和社會管理秩序造成嚴重損害,。
公安部22日在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安部有關負責人通報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工作進展,,并介紹全面提升居民身份證服務管理水平,,防范冒用居民身份證等情況。
破案3.2萬起 抓獲1.6萬人 搗毀窩點1900余處
2018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此類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全鏈條,、全環(huán)節(jié)精準打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共破獲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案件3.2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萬余人,,搗毀制販假證窩點1900余處,,繳獲一大批偽造居民身份證,發(fā)現(xiàn)清理網上涉居民身份證違法信息4460余條。
河北唐山公安機關打掉網絡制販假證犯罪團伙1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7名,,繳獲假證20余噸。山東青島公安機關偵破一起網上制售假證案,,搗毀3個制售假身份證等假證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河南平頂山公安機關打掉一條網絡買賣居民身份證,、銀行卡“四件套”犯罪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福建莆田公安機關打掉一個網絡販賣身份證,、銀行卡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wèi)局副局長張宏業(yè)說,,近年來,買賣身份證違法犯罪越來越多地轉移到互聯(lián)網上,。違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聯(lián)網發(fā)布買賣身份證信息,,利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聯(lián)絡,利用網絡支付工具付款,,利用快遞物流發(fā)貨,,已經發(fā)展成為非接觸性的違法犯罪鏈條。
北京兒童醫(yī)院組建21人的專職“號販子打擊隊”,24小時線上線下布防,,阻擊號販子,,今年截至6月10日,打擊隊移交公安機關號販子55人,。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熊豐,、王子銘)公安部10日在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工作情況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記者熊豐)2018年6月以來,,P2P網絡借貸平臺風險頻發(fā),嚴重侵害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