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和人民群眾永遠是一家人,。
在紅軍長征經(jīng)過祿勸翠華村時,,當年才8歲、家庭貧困的王劉氏遇到了一位紅軍首長,,首長還送給她一件棉襖,。王劉氏一直悉心保管著這件棉襖,此后常給子女講起這段難以忘懷的往事,。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在項英、陳毅的帶領下,,留守蘇區(qū)的紅軍隊伍堅持游擊斗爭,,掩護和保證主力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有一天,,游擊隊沒收了當?shù)赝梁赖囊活^牛,。項英知道后,,及時指示:“你們了解一下,看附近群眾耕田缺不缺牛,,如果缺,,就把牛送給群眾?!庇螕絷牭今v地附近了解情況后,,向項英、陳毅反映,,目前群眾不缺牛,,建議把這頭牛殺掉,改善一下生活,。陳毅表示:“??梢詺ⅲ懈4蠹蚁?,游擊隊吃一半,,群眾吃一半,?!本瓦@樣,附近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吃上了牛肉,。
1935年4月,,中央軍委縱隊進入云南尋甸。一些紅軍戰(zhàn)士不懂少數(shù)民族宗教習慣,,看到村里的清真寺比較寬敞,,就在里面生火、做飯,。發(fā)現(xiàn)這一錯誤后,,朱德總司令親自向當?shù)厝罕姷狼福⑶野才判麄鲉T用紫紅土在墻上寫下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的大幅標語,。紅軍離開村子時,,有一匹軍馬懷孕了,清真寺阿訇金光明想將自家的騾子送給紅軍,,而紅軍將這匹懷孕的軍馬留給了金光明,,換了他家的騾子。
無疑,,長征是一次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生動實踐,。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今天走好新的長征路,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22日 01版)
新華社南昌6月12日電 題:井邊的紅軍 新華社記者劉羽佳,、鄔慧穎 井,,一口簡陋卻汩汩出水的井,在江西于都縣段屋鄉(xiāng)銅鑼灣村里冬去春來85年,。 村民在井邊立了一塊碑,,上書:“革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