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9月2日電 題:三副義肢撐起不屈人生——代普定斗貧記
新華社記者字強
在烏蒙山環(huán)抱中的云南省會澤縣新街鄉(xiāng)鳳凰村,建檔立卡戶代普定不久前獲得了人生中第三副義肢,。這三副義肢不僅是他不屈人生的見證,也是烏蒙山戰(zhàn)貧斗困的縮影。
會澤縣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是一個出了名的深度貧困縣,,現(xiàn)在還有近14萬名貧困人口。
命途多舛,,是代普定45年來的真實寫照,;砥礪前行,也是這個烏蒙漢子的人生注解,。
1歲時,,代普定不幸染上重疾。更不幸的是,,當時的迷信陋俗害得他失去了雙腿,。
磨難自幼小就開始伴隨,。在無數(shù)個夜里,,代普定輾轉(zhuǎn)反側(cè)。
“命運一定是跟我開玩笑,?!彼钭约海耙欢ㄒ朕k法,,站起來好好活著,。”
行動不便,,反而讓代普定沉靜下來讀書,。從小學讀到高中,他的學習成績都不錯,,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
代普定原本想考大學,可高三那年,,母親去世,,父親患病,,家里一貧如洗,外出打工成為無奈的選擇,。
1998年,,在昆明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幫助下,他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副義肢,,從此可以站立行走,。在好心人幫助下,他買了一輛殘疾人專用三輪摩托車,,到昆明火車站拉客來維持生活,。
后來,昆明通了地鐵,,網(wǎng)約車興起,,坐三輪摩托車的乘客越來越少,2015年代普定只好回到會澤縣,。
當年,,他得到會澤縣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幫助,不僅獲得了第二副義肢,,還留在縣城跟朋友合伙做建材生意,,生活逐漸有了好轉(zhuǎn)。
然而,,過了大約半年,,代普定的父親去世,他的生意也做失敗了,,妻子不堪忍受貧窮而選擇離婚,。代普定只好回到鳳凰村,住進破敗不堪的老房子里,,和年幼的兒子相依為命,。
2018年以來,會澤縣對12萬余名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工程,,在縣城西部規(guī)劃建設(shè)一座占地218公頃的移民新城,。
代普定是最先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貧困戶,他今年5月從鳳凰村搬到會澤新城,,住上了新房子,,兒子也順利留在縣城讀小學。
這幾天,,云南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在會澤縣集中開展扶貧行動,,其中民進云南省委與云南省康復(fù)輔具技術(shù)中心為縣里38名肢體殘疾人免費發(fā)放義肢,代普定也獲得了一副碳纖維材料義肢,。
這是他人生中第三副義肢,。穿上義肢的那一刻,,代普定開心地笑了,輕松地走出幾步,,“感覺更輕便,、更舒服?!?/p>
現(xiàn)在,,代普定在城里干老本行,每天騎三輪摩托車給商戶拉貨,,每個月收入2000元左右,,加上每個月領(lǐng)低保補助,他和兒子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
三副義肢撐起代普定的不屈人生,,他和村里的建檔立卡戶預(yù)計在年內(nèi)脫貧摘帽。在政策關(guān)懷和社會各界幫扶下,,越來越多像他這樣的貧困群眾正不屈不撓逐夢未來,。
“我現(xiàn)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培養(yǎng)兒子,讓他讀書成才,?!贝斩ㄕf。
新華社香港9月2日電(記者張雅詩,、婁?。?日上午,香港天氣不穩(wěn)定,,刮著大風,,更不時降下滂沱大雨,卻無阻莘莘學子回歸校園,,他們頂著風雨趕到學校,,重新投入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