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19日電(記者馮源)許多人都曾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見過一座雕塑:老戰(zhàn)士悠然吹笛,,小戰(zhàn)士托腮傾聽。這是著名雕塑家潘鶴的代表作《艱苦歲月》,,它正在杭州南山路上的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對外展出,。“人民的紀程——主題性與紀念性雕塑大展”19日起在此舉行,,觀眾可以看到不少他們熟悉的著名雕塑,。
展覽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中國美術學院主辦,,旨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展現(xiàn)伴隨著新中國人民成長的雕塑發(fā)展歷程,展出了200余件作品,、小稿、手稿或文獻,。其中,,有多件手稿是當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創(chuàng)作的設計方案和浮雕手稿,格外珍貴,。
這次展覽籌備了四五年的時間,。展覽學術總監(jiān)、中國美院教授楊奇瑞表示,古今中外,,主題性和紀念性一直是雕塑的核心,,它經(jīng)常用于展示與國家、民族命運相關的重大事件,。這次展覽也是為了表現(xiàn)新中國雕塑藝術的人民性,。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是我國最早成立的高校雕塑系之一,雕塑大師劉開渠,、大詩人艾青和著名文藝理論家王朝聞都是該系系友,。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說,展覽展出的作品是一代代中國雕塑家對時代和人民的關切和謳歌,,展示出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也講述了普通人與新中國同成長,、共命運的故事,。
瑞典一主人讓三只牧羊犬像雕像一樣一動不動,而聽到口哨指令后立刻奔跑,,自由活動,。 視頻中,三只牧羊犬行為端正,,站在林間小路上盯著攝像機,,尾巴懸在空中,豎著耳朵,,像是雕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