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8日電 題:苗寨青年的“換車編年史”
新華社記者吳思思、黃孝邦
烏英苗寨青年梁秀前去年花7萬元購置了一輛小汽車,,這是他購買的第6輛車,,從摩托車到面包車,從貨車到小轎車,,不斷升級的車型,,折射了他生活的變遷。
“有車的感覺真好,?!?0年前,梁秀前從廣州將第一輛摩托車騎回寨子時,,在家里木板墻上寫下了這句話,。位于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的烏英苗寨,,與貴州交界,是融水最偏遠的村屯之一,。苗寨人對車的最初印象,,還要從梁秀前的父親梁安合說起。
“以前只在畫本看過,,直到公社里開回了一輛拖拉機,,我們就知道,這是車了,?!绷喊埠险f。
小時候跟著父親去鄉(xiāng)里的梁秀前,,第一次見到車,,就愛上了這個“大家伙”?;丶液?,梁安合用木頭造了一輛,很快成了最受苗寨小朋友歡迎的玩具,。“還造出方向盤控制方向,,小孩子可以騎上。有的村民不會做,,要我?guī)兔Γ艺f拿酒來換,?!绷喊埠蠘泛呛堑卣f。
兒童騎著木頭車的快樂,,無法填補村民生活的窘迫,。水泥路1978年就通到鄉(xiāng)里,卻遲遲不到烏英苗寨,。村民主要生計是種地,,但產(chǎn)量少,不夠吃,,他們還要扛著木頭,,翻過一座山,、淌過一條河,走4個小時的路到鄉(xiāng)里去銷售,?;熘t薯、木薯的雜糧粥,,是苗家人最常見的飲食,。
1994年,,梁秀前到鄉(xiāng)里中學讀書,。每年183元的學費,成了家里無法承受的負擔,?!暗谝荒陽|拼西湊,到第二年,,沒錢了,。”
最終梁秀前選擇了輟學,。1995年,,烏英苗寨唯一的初中生梁秀前搭上前往柳城縣的班車,成了寨子里為數(shù)不多外出打工的青年,。
梁秀前的第一份工作在柳城縣的紅磚廠開機器,,做得好的話,每月有180元的工錢,。一個月就賺夠一年學費,,梁秀前也想過回去讀書,但是他每月大部分的工錢要寄回家買米,,讀書也就成為一個漸漸遠去的夢,。
原標題:春至苗寨游人多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景區(qū)一隅(4月11日無人機拍攝),。春季里,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樹木吐綠,,春意盎然,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