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0月10日電(記者劉翔霄)記者了解到,,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山西青銅博物館日人流量多達五六千人次,。
博物館展出青銅文物2000多件,,主要是歷年考古發(fā)掘出土和近年公安機關(guān)打擊文物犯罪追繳所得,。今年7月底開館以來,,吸引了眾多文物愛好者和市民前往參觀,。
“蒸鍋”“皮帶扣”“冰柜”“熏香爐”“雁魚銅燈”……精巧的設(shè)計、精湛的工藝,,將今日觀眾帶入古遠的青銅時代,。
而在山西臨汾博物館,不但有數(shù)量眾多的青銅文物,,更有難得一見的“模范巨陣”,。這組“模范巨陣”有直徑14.5厘米的鏡模,也有直徑僅1.2厘米,、高0.9厘米的印章模,,還有集5種不同紋飾于一身的龍模,精美絕倫,,為春秋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的代表,,彰顯“工匠精神”。長假期間,,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探訪,。
“古人用‘模’和‘范’來鑄造青銅器,,很多人是第一次在這里看到實物,?!迸R汾博物館館長狄跟飛介紹。
另外,,山西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鳥尊等青銅文物精品也吸引了眾多文物愛好者,,位于侯馬一帶的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鑄造遺址同樣引發(fā)關(guān)注。
太子城遺址出土的泥質(zhì)灰陶龍形脊飾 青塘遺址地貌(本文圖片均由中國文物報社提供) 酒務(wù)頭商代墓地出土青銅器上的族氏銘文,。 黃泗浦遺址宋代河道底部石欄桿上的石獅。 城河遺址出土器物組合
(原標題:歡迎,!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重回祖國懷抱)今天(10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對外公布:流失日本多年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被成功追索,,重新回到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