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3年以來,,研究團隊解析四類三十余種全病毒原子分辨率的結構,從結構比較中可以看到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個十分巨大、復雜的病原體? 中科院供圖
發(fā)布會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介紹,,經(jīng)過聯(lián)合攻關,團隊成功分離出國內正在爆發(fā)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我們在上??萍即髮W電鏡平臺上連續(xù)進行了四個月高質量的數(shù)據(jù)收集,,獲得了超過100 T的海量數(shù)據(jù),,采用單顆粒三維重構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p>
據(jù)王祥喜介紹,,非洲豬瘟病毒具有獨特的5層(外膜、衣殼,、雙層內膜,、核心殼層和基因組)結構特征,病毒顆粒包含3萬余個蛋白亞基,,組裝成直徑約為260納米的球形顆粒,,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結構的最大病毒顆粒。
對于這一重要成果,,饒子和院士表示,,該研究新鑒定出非洲豬瘟病毒多種結構蛋白,搭建了主要衣殼蛋白p72等原子模型,,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多種潛在的保護性抗原和關鍵抗原表位信息,,闡述了結構蛋白復雜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模式,提出了非洲豬瘟病毒可能的組裝機制,,為揭示非洲豬瘟病毒入侵宿主細胞以及逃避和對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為開發(fā)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