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13日電 題:盧永根就是一面鏡子
新華社記者劉宏宇,、劉大江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時代楷模,、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原校長盧永根院士用他的精彩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義”這個大問題,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盧永根的人生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鑒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87歲,,將幾乎畢生積蓄880萬元捐贈給教育事業(yè),;89歲,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事業(yè),;一生,,無私奉獻給中國水稻科研事業(yè)。盧永根將捐獻遺體看作是作為院士“最后的科普工作”,,作為一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最后的堅守和信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最后貢獻。
嚴于律己,,公私分明,。他出行坐公交,吃飯在食堂,。家中的擺設,,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即使當了校長,他也堅持不坐進口名牌小車,,在住房,、電話等待遇上不搞特殊,。
人生的境界與追求,,來自于黨性的修養(yǎng)。在盧永根身上,,黨性既真實,,又耀眼。他用自己的無言行動,,展現(xiàn)了黨性的強度和純度,,詮釋了黨性的力量,為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樹立了榜樣,。
在他的辦公桌上的一個筆記本扉頁,,寫著用來自勉的四個“一點”:多干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這四個“一點”,,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大公無私的寫照,,也為他人提供了一種參照。
盧永根的人生就是一面旗幟,,可以引領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方向,。
他出生在香港一個殷實的中產(chǎn)家庭,在人生的青春階段,,感受了祖國的痛苦和呻吟,,國家的苦難震撼了這個“香港仔”的心,他下決心為振興中華而奮斗,。他堅信,,祖國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他打心底里熱愛祖國,。
自1949年8月9日,,他在香港舉起右拳,面向北方,,莊嚴宣誓加入中共地下黨,。至2019年8月12日去世,盧永根入黨整整70年,。他始終不忘初心,,對黨忠誠,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入黨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