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銀川12月8日消息(記者許新霞 通訊員魏蒙)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最偏遠的東灣護林點,,黨員吳敬忠一住就是5年。今年54歲的他是白芨灘的第二代護林員,,在他守護的林子里,,有他的父親和老一代白芨灘人栽下的老榆樹。如今這些老榆樹已經(jīng)有60多年的樹齡了,,加上其他灌木林,,這片林區(qū)總面積達到了4萬多畝。吳敬忠說,,他就是在這片樹林里長大的,,這里就是他的家,有了這片樹林,,如今的毛烏素沙漠馴服了許多,。
吳敬忠和他的“初心墻”(央廣網(wǎng)發(fā) 魏蒙供圖)
1953年,國家為了防止毛烏素沙漠南移西擴,,侵害寧夏平原,,威脅黃河生態(tài)安全,在白芨灘建立了治沙實驗站,,從此白芨灘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抱著這樣的“初心”在這里扎下根,,栽植防風固沙林,在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建起了一道東西長40多公里,,南北寬20多公里的綠色屏障,,昔日的黃沙變成了綠洲,,沙梁變成了青山,毛烏素沙漠被牢牢鎖定在黃河以東,。
“初心墻”(央廣網(wǎng)發(fā) 魏蒙供圖)
十多年前,,白芨灘保護區(qū)在東灣林區(qū)建起了護林點,吳敬忠和他的同事們輪流駐守在這里,。這些年,,一些同事退休了,另外一些人也陸續(xù)調(diào)離了這里,,吳敬忠也可以選擇離開,,但是他卻留了下來,每天一個人帶上防火工具,,騎上摩托車在林區(qū)里巡護20多公里,,風里來雨里去,從不間斷,。他說,,自己是在守護白芨灘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