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峪村村民在大石河河床附近挑選適合制作“熊貓國寶石”的鵝卵石(12月2日攝)。新華社發(fā)(任超攝)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畫石為寶 點石成金”——水峪村的文創(chuàng)致富經(jīng)
新華社記者謝昊
12月初,,天氣寒冷。在離北京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的房山區(qū)青龍湖鎮(zhèn)水峪村,,還能見到今冬第一場雪的痕跡,。
村里的活動室內(nèi),十多位村民面前擺著清洗干凈的鵝卵石,、粗細不一的畫筆和各色顏料,。今天她們要學習如何在石頭上畫熊貓。
水峪村村民在繪制“熊貓國寶石”(12月2日攝),。新華社發(fā)(任超攝)
35歲的劉偉超有先天性腳部殘疾,,行動不便。她坐在最前面,,拐杖放在一旁,,一筆一畫為村民們做示范。她先用白色顏料勾勒出熊貓臉龐,,然后是黑色的眼眶,。“在我眼里石頭上的熊貓是有靈魂的,?!眲コf,“我把它畫出來之后,,它就跟我的孩子一樣,。”
在隔壁的村委會辦公室,,劉偉超創(chuàng)作的“熊貓國寶石”被擺在顯眼的位置——涂滿黃色顏料的鵝卵石上,,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在打太極拳。如今,,“熊貓國寶石”已成為水峪村的一張“金名片”。
“熊貓國寶石”的創(chuàng)意,,來自駐村第一書記李福升,。“水峪村位于山區(qū),,可利用土地有限,,群眾對發(fā)展經(jīng)濟和豐富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迫切?!崩罡If,,“聽說附近要建熊貓繁育基地,,我就開始思考如何將熊貓元素和當?shù)靥厣袡C結(jié)合?!?/p>
水峪村村民在繪制“熊貓國寶石”(12月2日攝),。新華社發(fā)(任超攝)
飽嘗貧困之苦的村民們,,用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方式,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開辟了新天地,。何正英說,,依靠外出務(wù)工、牛羊養(yǎng)殖,,咀頭村在2018年末摘掉了貧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