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沈文)學校勞動教育存在簡單化理解和“形式化”傾向。首都師范大學學校德育研究院特聘首席專家檀傳寶教授27日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勞動教育,,絕不能簡單地視為勞動技能教育或者職業(yè)教育的“普教版”,也不應等同于社會志愿者的公益活動,,而應注重并加強教育過程中的勞動價值觀引領與情感體驗,,讓青少年在生動的教育實踐中學會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之美,,否則,立德樹人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檀傳寶是在當天舉行的首都師范大學學校德育研究院成立暨“北京德育論壇—新時代德育走向之探詢”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上述見解的,。
他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勞動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其主要任務是教育青少年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理解馬克思哲學的勞動價值論,,體驗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學會尊重普通勞動者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不從價值引領的角度設計相關教育內(nèi)容,,學校勞動教育就無法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他解釋說,青少年好奇心強,,勇于探索,,勞動教育要緊密結合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與學校相關課程進行同步設計,,有機銜接,,這樣,勞動教育才能“嵌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持續(xù)地塑造其正確的勞動觀,。勞動教育需要潛移默化才能“植入”,否則,,很容易被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所沖淡甚至抵銷,。
據(jù)首師大學校德育研究院院長朱曉宏教授介紹,首都師范大學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共建世界一流教育學科以及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的背景下,,首師大教育學院建立學校德育研究院,,首師大教育學院基本理論團隊與北師大教育學部檀傳寶教授領銜的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團隊合作,在兩家團隊合作基礎上,,匯集國內(nèi)外學校德育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者,,汲取中小學德育工作者的實踐智慧,組織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建設具有國內(nèi)一流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的德育研究高端智庫,,以高水平德育理論研究成果支持德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服務國家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