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南京地鐵嚴格執(zhí)法的“人設(shè)”深入人心,。
“全程禁止喝水是否不近人情,?”“不文明行為納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是否處罰過重?”盡管關(guān)于相關(guān)條例合理性的討論仍在進行,,但從大部分網(wǎng)友要求“全國推廣”“火車,、公交車也各來一份”的呼聲來看,以法規(guī)形式促進文明行為和文明意識的養(yǎng)成已是大勢所趨,。
從誰弱誰有理
到誰錯誰擔責
行人或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是否應該無條件同情弱者,?同樣違反交通規(guī)則,機動車駕駛?cè)耸艿教幜P,,行人或非機動車駕駛?cè)耸欠窬湍芫W(wǎng)開一面,?
2019年,這兩個長期存在于道路交通領(lǐng)域的問題,,有了新的答案,。
1月1日起,《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按條例規(guī)定,,“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穿道路時低頭看手機、嬉戲等,,影響其他車輛或者行人通行”被列為重點整治的不文明行為,,違者將處以警告或10元罰款。
《條例》施行不久后,,當?shù)乇汩_出了第一張行人過馬路看手機的罰單,。
隨后,浙江嘉興,、河南等地相繼出臺條例,,對過馬路的低頭族說“不”。其中,,河南還將罰款額度提高到最多200元,。
今年7月,南京交管部門啟動了非機動車,、行人重點交通違法電子抓拍系統(tǒng),。一個月時間內(nèi),就有近8000起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被抓拍和識別,。違法人被抓拍后將收到提示短信,明確告知其交通違法行為,、時間,、地點等信息,并要求兩日內(nèi)到現(xiàn)場教育體驗亭接受處理,。如非機動車,、行人一年內(nèi)多次違法且未及時處理,將認定為一般失信行為,,記入個人信用檔案,。
從數(shù)據(jù)來看,“動真格”的效果非常明顯。在南京市中山路長江路路口,,過去行人闖紅燈行為從日均發(fā)生95起快速下降為日均11起,。
新華社上海7月7日電(記者李榮)長三角在一體化中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古鎮(zhèn),、社區(qū)在“微創(chuàng)意”中實施“微更新”
1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市考察,。這是習近平來到楊浦濱江公共空間楊樹浦水廠濱江段,,同正在這里休閑健身的群眾親切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