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月12日電 題:“韋八弟”盼新春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
即將在新屋里迎來脫貧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韋八弟”有些激動,,頗像童年臨近年關(guān)時的心境,。
“韋八弟”名叫韋依,因在9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被喊作“八弟”,。已經(jīng)45歲的他說,小時候盼著春節(jié),,惦念的是“可以吃頓好的”,。
記憶中豐盛的年飯,不過是多了一只雞和幾個雞蛋,。木結(jié)構(gòu)的老屋里,,慈愛的父母盡可能平均地將這些“美味”分給孩子們,滿足每個孩子的期待,。
地處滇黔桂石漠化片區(qū)的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大浪鎮(zhèn)大德村是這個深度貧困縣里的深度貧困村。韋依的家就位于村里的一個山坡上,。
苗山深處,,坡陡山高,出行不易,,發(fā)展產(chǎn)業(yè)更難,。種植的谷子、木薯,、玉米等僅夠口糧,,為維持一家人生計,昔日勤勞的父親選擇到幾十公里外的縣城購置些食品到村里販賣,。
韋依記得山區(qū)夜里的聲音,。清晨天未亮,父親帶著扁擔出了門,,走2個多小時山路到鄉(xiāng)鎮(zhèn)趕班車到縣城,,返程天色已晚,,他照著手電筒去接父親??吹綗艄?,挑著擔子的父親總會笑著喊出他的名字。
迎來新世紀,,韋依也成為一對兒女的父親,。小兒子視力殘疾,為了養(yǎng)育孩子,,夫妻倆在山里種上10多畝的杉木,,精心護理幾年后便外出打工,想方設法增加些收入,。
2015年,,脫貧攻堅精準識別工作在廣西全面展開,25萬名干部進村入戶,,摸清全自治區(qū)貧困對象,、致貧原因。在汽配廠的機器聲中,,韋依聽到電話里傳來家里被確定為貧困戶的消息,。
彼時,韋依尚未意識到等待他的將是一場山村巨變,。2015年10月,,對口幫扶大德村的中鐵南寧局集團選派優(yōu)秀干部進村擔任第一書記,曾擔任過車站站長的黃光海沿著崎嶇山路到了村里,。
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 通訊員呂建全 武麗偉報道:“我家的新房子蓋好了,,你不來看看?”1月8日一大早,,記者就接到了山陰縣合盛堡鄉(xiāng)來遠村貧困戶苗雨德的電話,。電話中,他的語氣喜悅而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