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月20日電 題:一座山,,一輩子——走進贛江源
新華社記者賴星,、姚子云
山路十八彎。山外年味漸濃,,山中的時間卻仿佛凝滯在眼前的綠色中,。
行至九連山深處,路愈加險峻,,梁躍龍和梁躍武兄弟倆一人撿了支斷竹當手杖,。
九連山位于贛粵邊界,是江西最偏遠處,,因有九十九座山峰相連而得名,,保存有大面積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素有“贛江源頭”之稱,,生物資源豐富,。
山路陡坡之上,密密麻麻的是落葉。山上那些與人的腳掌同寬的小道,,有的是上山的村民走出來的,,有的是像黃麂這樣的動物用細細的蹄子踏出來的。
“按我們平時的速度,,到黃牛石主峰得4個小時,。”梁躍武一邊用腳清理著落葉,,一邊招呼記者沿陡坡向深山處步行,。
當?shù)厝诵蜗蟮胤Q他們?yōu)椤吧骄保@是對那些熟悉山林地形,、草木鳥獸的人的稱呼,。一座山,一守就是三十多年,,20萬畝的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他們不知走了多少遍。
兄弟倆崗位職責不同,,55歲的梁躍龍和51歲的梁躍武分屬于科技崗和管護崗,。其中,梁躍武所在的黃牛石保護管理站離龍南縣城100多公里,,而距廣東只有1公里,。管理站共有4名職工,節(jié)假日期間大家輪休,。
今年春節(jié)期間,輪到梁躍武值班,。在廣東上大學的女兒前不久告訴他,,過年會到山里陪著他一起值班,,這讓梁躍武高興不已,。他手里捧著女兒送的保溫杯,,半開玩笑地說,,當初差點兒就給女兒取名叫“深山含笑”。
深山含笑又叫光葉白蘭,,冬季不凋?!八谑^縫里也能生長,,這是最能代表咱們護林人的樹,。”巡山護林,,是梁躍武每天的必修課,他一年要走爛4雙解放鞋,。
1987年,,梁躍武來到保護區(qū)工作。33年來,,分布在大山深處的5個保護管理站,,他基本輪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