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 現(xiàn)在全國各地出現(xiàn)復工潮,,很多人離開居住地來到工作地,,這樣大規(guī)模的人員流動風險到底有多大?
曾光: 這個風險我們國家相當重視,。各種宣傳,,鼓勵全程戴口罩,帶洗手液,,都是為了減少風險,。但這個人員流動還是太大了,據我所知,,涉及到1億6千萬人次這么大洪流,,坐高鐵、長途車,、飛機,,肯定有防不勝防的地方。
我覺得風險在哪兒,?一個人從感染到發(fā)病到確診,,怎么也要10天以上,甚至半個月,,但是我們看不到,目前看到的還是十幾天以前感染的數(shù)字,,還是下降的,,人們很容易麻痹,實際上下降里面隱藏著上升,。 我覺得這個點應該告訴老百姓,,應該告訴各級政府,要警惕,。只有春運結束10天到半個月以后,,才知道實際上發(fā)生了什么。
胡錫進: 我看到實際上各地政府也沒有放松,,很多地方采取了較為極端的措施,,如何把握這個平衡呢?既要恢復生產,,經濟生活不能完全終止,,又要把您說的風險控制住,這個平衡點在哪兒,?
曾光: 原則就是防疫和生產兩不誤,。不能等疾病完全消失了恢復生產,那是不可能的,。必須一邊防,,一邊回來,,恢復生產。而且我覺得這個時間不會太長,。這段時間就格外注意,, 但也不必要采取過分的措施。我聽說有的地方,,要求對所有發(fā)熱病人做核酸檢測,,這個工作量太大了,這么大社會成本承受不住,。有的地方主要風險是外來人口,,尤其是疫區(qū)來的,對這部分人如果有發(fā)熱,,優(yōu)先監(jiān)測,。
胡錫進: 比如湖北十堰有一個區(qū),宣布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居民都不能離開家,,食品都是送到家,還有一個西部城市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病例,,但依然處于一級防控,,這種做法您覺得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