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上海市肺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程克斌
時間:2020年2月16日
地點: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
圖為程克斌醫(yī)生在查看分析病人的胸片,。新華網(wǎng)發(fā)
今天是2月16日,,農(nóng)歷正月二十三,是我們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入駐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的第23天,。
今天發(fā)生的一件事情令我們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yī)療隊的每一位隊員都很感動:我們曾經(jīng)救治的兩位患者家屬同意為新冠病毒研究捐獻遺體,。這兩位捐獻者都是我們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yī)療隊接手的金銀潭醫(yī)院兩個病區(qū)的患者。其中第二位捐獻者就在我所在的北三樓危重癥病房第三組里,。在患者搶救無效死亡后,,我們及時電話通知了家屬,家屬心情很悲痛,,管床醫(yī)生耐心地安慰著家屬。
實際上,,我們在治療患者的同時也擔當著病人家屬“傳聲筒”和“臨時家屬”的角色,。一方面,我們每天都會與家屬溝通病情,,另一方面,,我們把病人像家里人一樣照顧,希望他們早日康復出院,與家人團聚,。這位患者入院時是一名危重癥患者,,經(jīng)過一系列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但在2月10日左右出現(xiàn)意識模糊,,2月14日發(fā)熱昏迷,,最終因多器官衰竭,病情急劇惡化搶救無效死亡,。
在與家屬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表達了希望他們能捐獻遺體以做病理解剖的意愿。實際上,,我們一直在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反復探討,一致認為只有了解發(fā)病機制,,才能讓臨床治療有進展,。而通過遺體解剖取得病理組織,研究病毒的致病機理是有效途徑,。在家屬知曉遺體解剖的重要性后,,他們?nèi)套I水,在悲痛中表示愿意為探求新冠肺炎的病理機制盡一份力量,。
圖為雪后的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新華網(wǎng)發(fā)
遺體解剖中,病理科醫(yī)生向逝者默哀致悼,,然后認真選取肺臟等不同臟器的組織標本,。第一例于16日凌晨3點多完成,第二例于16日晚19點左右完成,。我們對新冠肺炎的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生理知之甚少,。遺體解剖所獲得的病理,對于探索新冠肺炎的臨床病理改變,、發(fā)病機制等有重大幫助,,并能從根本上尋找新冠肺炎的致病、致死原因,,為未來臨床治療危重癥患者提供依據(jù),。這是我們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的突破、也是全國性突破,。我想向逝者致敬,,向家屬致敬,感謝他們無私的獻身精神,。正是有像他們這樣可敬的同胞,,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定能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的全面勝利,。
昨天,,武漢,大雪紛飛,,寒風凜冽,;今天,武漢,,陽光明媚,,春風宜人。風雪過后必有晴天,,我深信,,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雪”也必將過去,迎接我們是美好的明天,。
新冠肺炎病理送檢 全國第一例,、第二例由遺體解剖獲得的新冠肺炎病理完成送檢 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下,并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全國第一例,、第二例由遺體解剖獲得的新冠肺炎病理16日完成送檢。
新華社武漢2月16日電(記者李偉,、侯文坤)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下,并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全國第一例,、第二例由遺體解剖獲得的新冠肺炎病理16日完成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