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3月14日電 題:非遺傳承人奧松多杰:把民族文化傳播到世界
新華社記者李占軼
南方的水牛角和竹片,、青藏高原的牛筋,、美國的絲弦……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材料匯集到奧松多杰手中,,經(jīng)過復雜的工藝流程和時間的沉淀,,變成一張張藏式牛角弓,銷往海內(nèi)外,。八年來,,奧松多杰精益求精,只為做好一張弓,。
53歲的奧松多杰來自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他的家鄉(xiāng)尖扎素有“民族射箭之鄉(xiāng)”的美譽,當?shù)孛總€家庭都有弓,,男兒都會射箭,。奧松多杰也不例外,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弓箭,。
“我伯伯是制作牛角弓的能手,,小時候跟著他我學到了不少弓箭的技藝和知識?!眾W松多杰說,。
青海傳統(tǒng)牛角弓運用和制造的歷史悠久,受純手工制作,、工藝繁雜,、生產(chǎn)周期長等諸多因素影響,現(xiàn)在從事牛角弓制作的人越來越少,。
為了讓寶貴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2012年,奧松多杰放棄了自己原來的生意,,開始專注于制造牛角弓,。“通過成立公司,,我希望能把這門古老的文化傳承下來,,讓更多人了解?!眾W松多杰說,。
制作牛角弓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更需要耐心,。從選材到成品,,一張弓的生產(chǎn)周期長達半年,再加上銷路有限,,比起以前做的生意,,奧松多杰的收入少了很多。
但是對弓箭情有獨鐘,難以割舍,,讓他選擇了堅持,。2014年,奧松多杰帶著幾張牛角弓參加了韓國舉行的一場國際傳統(tǒng)弓射藝比賽,,讓他沒想到的是,,許多外國選手被他制作精湛的藏族牛角弓吸引,他帶去的弓一下子賣光了,。
在韓國的這次經(jīng)歷讓奧松多杰倍感驕傲,。他相信,傳統(tǒng)牛角弓制作技藝一定會發(fā)揚光大,。
在青海,,民間射箭文化活動也在近些年活躍起來。村與村,、鄉(xiāng)與鄉(xiāng)之間的射箭活動演變成為跨縣,、跨州(市)、跨省,、跨國的射箭活動,。越來越豐富的國內(nèi)、國際射箭賽事活動,,使青海藏族傳統(tǒng)牛角弓受到了射箭愛好者的贊譽和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