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6日在北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中方及時與全球科技界共享科學數(shù)據(jù),、技術成果和防控策略。同舟共濟,、合作共享貫穿著中國抗疫科技攻關的全過程,。
在國務院新聞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徐南平介紹,,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國第一時間分離鑒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全球科學家展開藥物,、疫苗,、診斷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逐步深化對新冠病毒致病機制和傳播規(guī)律的認識,,為防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jù),;迅速篩選評價了氯喹、法匹拉韋,、托珠單抗和一批中藥方劑,、中成藥等有效治療藥物,以及恢復期血漿治療,、干細胞治療,、人工肝治療等療法,建立了適合不同階段患者的治療方案,;短時間內(nèi)建立形成了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相配套的檢測技術體系,不斷提高靈敏度和便捷化,。
他還介紹,,中國五條技術路線并行推進疫苗研究,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已于3月16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徐南平說,,中國每天都收到國際同行提出的建議和合作意向,非常令人感動,。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蔓延之勢,中國科技界將繼續(xù)與各國科學家深入開展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基礎研究等科技攻關合作交流,,分享研究進展和抗疫經(jīng)驗,共同面對,,攜手合作,,為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中國疫苗研發(fā)的五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原標題:我國已有8種疫苗在進行有效性評價今天下午,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藥物疫苗和檢測試劑研發(fā)攻關最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