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朝榮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
新華社貴陽4月13日電(記者李凡)貴州畢節(jié)市赫章縣海雀村,,從“苦甲天下”到如今的林茂糧豐,離不開一位“老愚公”——文朝榮的付出。幾十年來,,他以赤子之心帶領村民用綠色斬窮根,,在苦寒的烏蒙大山深處種出一片幸福地。
20世紀80年代初,,地處喀斯特山區(qū)的海雀村,,土壤貧瘠,森林覆蓋率不到5%,?!澳芊N的地方幾乎都種了,可就是產量上不去,?!?982年開始擔任海雀村黨支部書記的文朝榮很是焦慮。
土地廣種薄收,,風沙漫天,,村民窮得只有住杈杈房、衣不蔽體,,海雀村陷入了貧困的怪圈,。
“只要山上有樹,就可把風沙擋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yǎng)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毕蜇毨麘?zhàn)的想法在文朝榮心中萌芽,。
白天種樹、晚上油燈下鉆研造林技術,,文朝榮以身示范,,2年內在山上種出了千余株華山松。1986年冬,,在文朝榮號召下,,300余名青壯年每天冒著嚴寒挖樹窩、種樹苗,。百余公里的運苗路上,,山路泥濘,大家風雨無阻,。三更半夜,,文朝榮經常是把洋芋煮好,,第二天一大早背上山,拿來給大伙分吃,;看大伙實在太累了,,他悄悄把妻子為女兒坐月子準備的雞蛋,也拿出來……
經過3年苦戰(zhàn),,海雀村村民在房前屋后種上了華山松、馬尾松,,造林面積1.16萬畝,,全村光禿禿的“和尚坡”變成了綠色的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