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出“新資源”
2019年7月1日,,上海開始正式推行垃圾分類,。這件身邊小事推行不易。為督促居民分類,,上海幾乎每個小區(qū)都組織志愿者,,定時定點守在投放點邊上檢查分類質量,指出不當之處,。
定時定點,,意味著很多居民扔垃圾要繞遠路,,志愿者要冒著夏日酷暑和冬日寒風守在垃圾桶邊。為了這件小事,,大家勁兒往一處使,。
堅持了這么久,上海交出了什么樣的成績單,? 2019年底,,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達到4049噸,較2018年底增長431.8%,;濕垃圾日均分出量7453噸,,較2018年底增長88.8%;干垃圾日均處置量17731噸,,較2018年底下降17.5%,。根據(jù)上海最新的發(fā)布數(shù)據(jù),2020年底,,上??苫厥瘴铩窭?、干垃圾的日均回收量將分別達到6000噸以上,、9000噸左右、16800噸以下,。
垃圾分類,,到底帶來哪些改變?過去被我們一直忽視的垃圾變廢為寶了,。
在上海田強環(huán)保的中轉基地,,一垛垛的快遞塑料包裝袋,看起來頗為壯觀,。這種最外層包裝袋,,過去只能被拿去焚燒。現(xiàn)在由于分類做得好,,省去挑選和處理費用,,有了利用價值。據(jù)負責人介紹,,這些塑料經(jīng)過造粒,,售價可達5000元/噸,用來制造城市管網(wǎng),。
環(huán)保教育當融入日常
戴上VR昆蟲頭盔,,以昆蟲視角看世界;點擊屏幕上游動的小魚,,聽聽它們的故事,;按動墻上的按鈕,,了解海平面升高的危害……江蘇省揚州市環(huán)保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一年多來,新穎的互動體驗式展示讓市民,、游客特別是青少年有了一個寓教于樂的好去處,。
據(jù)介紹,揚州環(huán)保教育基地按照“一季一主題,、一月一系列”原則,,通過策劃系列主題活動,著力打造集科技性,、文化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教育性于一體的環(huán)保宣教陣地及學生教育和實踐基地。
新華社柏林12月9日電(記者張毅榮)由竹纖維或玉米面等制成的“天然”原料餐具號稱健康環(huán)保,但德國食品安全部門近日警告說,,這類餐具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可能在高溫時進入食物,,危害人體健康
原標題:桑伯格遇到對手,?美智庫聘德國少女對抗瑞典桑伯格[綜合報道]“桑伯格遇到對手,!”奧地利《新聞報》25日報道,瑞典“環(huán)保少女”桑伯格在全球發(fā)起氣候罷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