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每個人都度過了
一個很不一樣的春節(jié)。
我們的國家陷入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危難之中,。
災難中心的武漢,,
如同在巨浪中航行。
自此開始,,
每一個普通人都肩負著使命,。
一聲號角,四面八方,。
終于,3月25號,,湖北解封,;
4月8號,武漢解封,。
一切都在慢慢恢復,,
一切都在開始變好。
在與這場戰(zhàn)疫有關的無數普通人中,,
我們想為你講述
一位武漢老人的故事,。
他是一名來自武漢的退休醫(yī)生,。
2003年他曾奮戰(zhàn)在
救治SARS患者的第一線,。
“1月23日”
這是個特殊的日子,。
從這一天起,
離漢通道全面關閉,。
他待在家里,,
卻關心著外面已經發(fā)生
和即將發(fā)生的一切。
也是在這一天,,
武漢市要求
參照北京小湯山醫(yī)院模式,,
建設一座專門醫(yī)院
——武漢火神山醫(yī)院 。
“1000張床位,,10天建成,,
現(xiàn)場4000余名工人同時施工,
3.39萬平方米”
他打開電腦,,
查看即將修建的火神山醫(yī)院的位置,。
然而1月23日布局,,
2月2日就要交付,,
真的來得及嗎?
擔心之時,,
門外傳來社區(qū)工作人員的聲音——
“爺爺,
菜放門口了,,您記得拿一下,。”
在這個特殊時期,,
連平日里的陌生人,,
都消除了隔閡。
不能出門,,
卻更加擔心在一線的孫女。
手機聊天界面
停留在孫女發(fā)來的兩句話:
“爺爺,,
今天我的病區(qū)有五個出院了,。”
“爺爺,,
今天我們科室又感染一例?。?!”
最后一句話讓他的心揪緊,
電話撥過去,,卻無人接聽,。
他想到,這個時刻,,
許多人都沒辦法跟家人團聚,,
甚至,與他們永遠別離。
他對孫女的工作
有著無限的理解,、支持與感同身受,。
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國,
他也曾奮斗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線,。
17年前那場硬仗,
爺爺沒退縮,,
現(xiàn)在,依然想與你并肩作戰(zhàn),。
他拿出紙筆,,給孫女寫一封信:
“致我的小英雄,
從未想過這個冬天,,
竟如此漫長……”
電視、手機,、收音機……
他關注著每一個
能夠獲取新訊息的工具,。
他聽到:
“疫情發(fā)生以來,
來自兄弟省份的物資,,
每天源源不斷,,運往荊楚大地?!?/strong>
“總計42000余名醫(yī)務人員馳援武漢,。”
“江蘇2757人,,
上海1608人,,
廣東2452人,
浙江1985人……”
“支援一線的醫(yī)務人員中,,
有12000余名90后,、00后年輕人?!?/p>
空蕩蕩的家里,,
手機成了與家人們聯(lián)絡的唯一渠道,。
“爸爸,
我和雅文在前線會保護好自己的,,
您別太擔心,,
您也照顧好自己。”
網絡上看到的一張張請戰(zhàn)書,,
更是讓他感動。
“你們,,是平凡世界的微光,
爺爺為你驕傲,?!?/strong>
寫上這封信的最后一句,,
望向窗外,。
他好像看到了一個恢復活力的武漢,
那熟悉的模樣,,
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