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4月30日電(記者郭杰文、黃浩然)谷雨過后,,江西省分宜縣鈐山鎮(zhèn)防里村的高產(chǎn)油茶苗基地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村民正在油茶苗培育田里鋤草。記者采訪了解到,,得益于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油茶科研團隊的農(nóng)技幫扶,,種植油茶已成為當?shù)鼐用裨鍪罩赂坏闹匾a(chǎn)業(yè),。
記者在防里村高產(chǎn)油茶苗基地見到正在對農(nóng)戶進行農(nóng)技幫扶的鐘秋平博士。作為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油茶科研團隊的“領頭雁”,,他1988年大學畢業(yè)后便來到實驗中心從事林業(yè)科研工作,。30多年來,鐘秋平帶領科研團隊穿梭在油茶苗圃,、油茶試驗林,、實驗室之間,優(yōu)化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術,,使油茶規(guī)?;缂藿映苫盥侍岣叩?1%。
為將研究成果進行推廣,,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當?shù)卣块T聯(lián)合鐘秋平團隊在防里村建起博士扶貧工作室,從工作室出門不到5分鐘,,即可到達油茶苗培育田,。
記者在防里村博士扶貧工作室看到,公示欄內(nèi)油茶育苗面積,、農(nóng)技幫扶科研人員信息一目了然,,每個油茶苗基地均有專人負責技術幫扶。鐘秋平告訴記者,,近年來工作室科研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工作室17名科研人員中,4人擁有博士學歷,,5人擁有碩士學歷,。
在防里村博士扶貧工作室的幫扶下,很多村民通過培育油茶苗脫貧致富,。今年46歲的楊樂仁2004年外出務工時手部不慎傷殘,,后來通過售賣農(nóng)資維持生計。2018年在博士扶貧工作室?guī)头鱿?,楊樂仁夫妻二人嘗試種植了1畝油茶苗,,當年就收入5萬多元。
嘗到甜頭的楊樂仁2019年通過貧困戶免息貸款將種植面積擴大1倍,,在博士扶貧工作室的技術幫扶下,,楊樂仁當年收入超過10萬元,成功摘掉貧困的帽子,。
博士扶貧工作室還幫助農(nóng)戶銷售油茶苗,提供油茶苗種植,、培育,、銷售全鏈條幫扶,。“依托實驗中心分布在多個省份的試驗基地,,目前在江西分宜培育的高產(chǎn)油茶苗已銷往14個省份,。”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主任譚新建說,。
在博士扶貧工作室的幫扶下,,當?shù)爻霈F(xiàn)一批掌握油茶苗培育技術的“科技型新農(nóng)人”,脫貧成效進一步鞏固,。目前分宜縣油茶種植面積已達6.7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