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5月1日電(記者王井懷 宋瑞 栗雅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幾個月來,,無數(shù)勞動者默默堅守崗位,留下了英勇的逆行背影。這幾位勞動者的故事,,令我們肅然起敬。
穿著防護服的環(huán)衛(wèi)工:一天忙碌14個小時
清晨5點,,31歲的孟愛芳戴上口罩,,走上街頭,開始一天的工作,。
從1月下旬到現(xiàn)在,,她幾乎沒怎么休息過。
工作簡單而瑣碎,,先打掃街道,,再清理50多個垃圾箱。孟愛芳畫出了街道平面示意圖,,在圖上標注垃圾箱的點位,,消毒一個,打一個鉤,,確保一個不落,。
疫情發(fā)生以來,孟愛芳所在單位成立了臨時應急消殺小組,,配合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干部工作。經過培訓,,孟愛芳開始負責100多戶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處理,。
穿上防護服,戴好護目鏡,,背上消毒液,,孟愛芳心里有些緊張,,“當時疫情比較嚴重,上門收垃圾會不會有風險,?”
那段時間,,孟愛芳每天定時定點上門收垃圾、幫忙取快遞,,成為隔離人員與外界溝通的一座橋梁,。
“聽一句謝謝,再辛苦也值了,?!泵蠍鄯颊f。
加班的老工程師:為修復生產線連夜拼搏
春節(jié)假期,,萬家燈火,。7位平均年齡超過59歲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在一間舊廠房里調試一條廢棄近20年的生產線,。
疫情發(fā)生后,,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的4條生產線火力全開,保障口罩生產企業(yè)的原材料供應,。即便如此,,仍是供不應求。
一天,,即將退休的公司資深技術人員陳華澤突然想到,,工廠有一條21世紀初停產的生產線,或許能修復再用起來,。隨即,,他與其他6位老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趕過去修復。
經過10多天苦干,,生產線終于修復投產,,實現(xiàn)日均生產1.2噸口罩濾材,可供生產120萬只平面口罩,。
央視網消息: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許多國家面臨醫(yī)用物資短缺的困境,尤其是呼吸機,。不少企業(yè)開始加大生產呼吸機的力度,。以色列甚至將制造導彈的生產線進行改造,用來生產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