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沖擊,,貨幣政策效果如何,?5月10日出爐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得益于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高,,各項貨幣政策措施向實體經(jīng)濟傳導通暢,。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并把支持實體經(jīng)濟恢復放到突出位置,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有效應對疫情沖擊,。
今年以來,,我國三次降準共釋放了1.75萬億元長期資金,再加上三批次共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xiàn)額度,,釋放的資金不少,,效果究竟如何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尤其是3月份以來,為對沖疫情影響,,美歐等央行快速降息至零,出臺大規(guī)模資產(chǎn)購買計劃,,甚至實施無限量化寬松。近期,,有人多次對比美歐貨幣政策力度與我國貨幣政策,認為美歐政策力度較大,,我國政策力度不足,實際情況如何,?對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評價政策效果關鍵看能否增加實體經(jīng)濟融資支持總量和降低融資成本,?!秷蟾妗氛J為,將中美歐貨幣政策放在一起比較,,無論是從引導貸款投放來看,還是從降低貸款利率來看,,我國貨幣政策向實體經(jīng)濟傳導更為通暢,,銀行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充分,市場機制運轉良好,。
從引導貸款投放看,,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準,、再貸款等工具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7.1萬億元,,每1元的流動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貸款增長,是1∶3.5的倍數(shù)放大效應,。
“央行每投放1元流動性,,支持銀行3.5元的貸款增長,,其倍數(shù)放大效應表明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毖胄胸泿耪咚舅鹃L孫國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