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xiàn)安全通信重要一步
向著科學的高峰努力奔跑,基于“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的前期實驗工作與技術積累,,研究團隊通過對地面望遠鏡主光學與后光路進行升級,,實現(xiàn)了單邊雙倍、雙邊四倍接收效率的提升,。
有了技術的支撐,,“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過境時,同時與新疆烏魯木齊南山站和青海德令哈站兩個地面站建立光鏈路,以每秒2對光子的速度在地面超過1120公里的兩個站之間建立量子糾纏,,進而在有限碼長下以每秒0.12比特的最終碼速率產生密鑰,。
“在該實驗中,衛(wèi)星作為量子糾纏源,,只負責分發(fā)量子糾纏,,不掌握量子密鑰的任何信息;用戶間的密鑰是通過量子糾纏直接產生的,,不再需要衛(wèi)星的中轉,。”潘建偉說,,由于對糾纏粒子的測量最后是由用戶端來進行,,根據量子糾纏特性,即使糾纏源由不可信的他方提供,,只要用戶間最終檢測到量子糾纏,,就可以產生安全的密鑰。所以,,量子通信源端不完美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得到完全解決,,最終確保了量子通信的現(xiàn)實安全性。
對此,,《自然》雜志審稿人稱贊該工作,,“不依賴可信中繼的長距離糾纏量子密鑰分發(fā)協(xié)議的實驗實現(xiàn)是一個里程碑?!迸私▊ヌ寡?,剛發(fā)射“墨子號”衛(wèi)星時,自己也不敢幻想能取得今天的成果,,一路“邊走邊下蛋”,,最終有了這一重要科研突破?!叭欢?,這次科研成果目前只是科學上的原理演示,距離實際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迸私▊フf。
關于下一步的發(fā)展,,他說,,結合最新發(fā)展的量子糾纏源技術,未來衛(wèi)星上可每秒產生10億對糾纏光子,,最終密鑰成碼率將提高到每秒幾十比特或單次過境幾萬比特,。屆時,,安全的量子通信的夢想將有望照進現(xiàn)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 慧)
【科技前沿】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fā)現(xiàn)—— 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 光明日報合肥5月29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楊凡) 關于量子糾纏,,科學家們研究對象多是光子
新華社合肥5月2日電 題:這個五一,他們在實驗室與量子夢“糾纏”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 5月1日上午9點,,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里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27歲的博士生段鵬已開始工作
5月1日上午9點,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里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27歲的博士生段鵬已開始工作,。今天的任務,是20位量子芯片的封裝測試,,這一輪測試要趕在五一假期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