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峽工程,,為什么今年長江防汛還這么緊張,?
針對近日關(guān)于三峽工程防洪能力的質(zhì)疑,陳桂亞說,,三峽工程是長江防汛體系中的骨干工程,,地位重要、效益巨大,,但三峽工程并不能“包打天下”,。
陳桂亞說,今年長江防汛緊張主要是長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降水多導致的,。今年以來,,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750毫米,較常年偏多近兩成,。特別是進入主汛期以來,,長江流域共發(fā)生9次明顯降雨過程,基本無間歇,,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偏多四成,,長江中下游較常年偏多六成,排名1961年以來第1位,。
“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發(fā)生發(fā)展期間,,三峽水庫連“踩”5次“剎車”,,下泄流量從3.5萬立方米/秒降至1.9萬立方米/秒,,有效避免了城陵磯站超保證水位。陳桂亞說,,6月以來,,三峽水庫等控制性水工程已經(jīng)為減輕中下游防洪壓力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即使按靜態(tài)分析,,也就是水庫水位超過汛限水位的量計算,,截至18日18時三峽水庫已攔蓄洪水近100億立方米,相當于700多個西湖的水量,。
陳桂亞說,,有了三峽工程并不意味著長江中下游防汛就可以高枕無憂,。三峽工程本身有明確的防洪任務,主要是為了將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堤防本身的10到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提高城陵磯附近地區(qū)的防洪能力,,減少分蓄洪量。三峽工程攔蓄洪水的能力并不是無限大,,其本身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而汛期長江上游來水多年平均有3000億立方米,攔蓄洪水的同時,,需要擇機下泄騰庫,。七八月份,三峽水庫要留出充足的防洪庫容來應對上游可能發(fā)生的更大洪水,。
未來長江面臨什么樣的防汛形勢,?需要如何準備?
陳桂亞說,,長江流域即將進入“七下八上”的防汛關(guān)鍵期,。流域降雨仍在繼續(xù),初步預計此輪洪水緩退后,,三峽水庫又會迎來新一輪來水,。
7月13日拍攝的長江南京段(無人機照片),。 連日來,,江蘇主要江河湖水位持續(xù)上漲。7月13日16時30分,,長江南京潮水位站最高潮位達10.1米,,超警戒水位1.4米
原標題:長江2號洪水形成,!三峽還能存多少,?入汛以來,長江中下游多地出現(xiàn)嚴重洪澇災害,,今日上午10時,,“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
本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郁靜嫻)23日,,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lián)合召開長江流域禁捕和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部署推進視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