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12月20日電題:再訪楚松村“四代房”
新華社記者曹健,、陳尚才,、格桑朗杰
“房子一次比一次蓋得好,這已是我家的第四代房,?!?2歲的楚松村村民歐珠加措在二層藏式小樓里和記者聊著天,不時喝上一口酥油茶,?!斑@樣的生活,小時候都沒敢想過,?!?/p>
楚松村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西段的深山里,隸屬西藏阿里地區(qū)札達(dá)縣楚魯松杰鄉(xiāng),。這里地處偏遠(yuǎn),,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從拉薩出發(fā)星夜兼程,,也得兩天才能到達(dá),。
2018年,新華社記者曾到楚松村采訪,,推出《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國邊陲巨變的縮微影像》報道,。近期,記者再訪楚松村,,感受這里發(fā)生的新變化,。
楚魯松杰鄉(xiāng)楚松村村民歐珠加措行走在“一代房”旁(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格桑朗杰攝
行走在楚松村的水泥路上,,凝視一面面白墻青石,,眺望一院院小康新房,聆聽一段段巡邊放牧的故事,,記者被這里的變化所震撼,,被普通人的家國情懷深深感動。
歐珠加措出生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澳菚r村民除了給寺院納稅、支差役外,還要提防土匪的劫掠,?!痹诶先说挠洃浝铮乩锂a(chǎn)的青稞不多,,村民牛羊也很少,,家人從來沒有吃過飽飯。
當(dāng)時村民的居住條件也非常有限,。在歐珠加措的帶領(lǐng)下,,記者來到了他家的第一代房。這是一間十多平方米的低矮土坯房,,人必須彎腰才能進(jìn)去,,里面一片漆黑?!皼]有沙發(fā)和家具,,一家人只能躺在地上睡?!彼f,。
楚松村殘破的“一代房”(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格桑朗杰攝
楚松村的改變,,來得比較晚,。由于這里長期與世隔絕,鮮有外人進(jìn)入,,當(dāng)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如春風(fēng)吹過萬里高原時,,楚魯松杰成為西藏僅有的幾個沒有進(jìn)行民主改革的地方。
1984年開始,,楚魯松杰正式納入黨和政府的管理體系,;2012年,楚魯松杰舉行鄉(xiāng)黨委和政府成立掛牌儀式,,此后坐上“發(fā)展快車”,。
隨著國家對邊境地區(qū)投入的不斷加大,楚松村群眾先后3次興建或改建住房,。2016年,,楚松村邊境小康示范村項目正式啟動,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標(biāo)準(zhǔn),,歐珠加措分到了一套獨(dú)家院落,。
楚魯松杰鄉(xiāng)楚松村村民歐珠加措的新房,即“第四代”房(2018年9月16日攝),。新華社發(fā)劉東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