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介紹,,孔子博物館“福壽康寧——孔府過大年展”展區(qū)內(nèi),兩側(cè)的文門神、武門神便能將參觀者的思緒拽入孔府當年過年的情景,,包括祭灶、祭財神,、祭祖,,以及吃穿用度方面的準備等。該館根據(jù)孔祥珂,、孔令貽,、孔德成等幾位衍圣公的日記資料,以及孔府檔案中戲單,、燈節(jié)單,、燈謎單、春聯(lián)底稿,,還有96歲高齡孔德墉老先生的口述,,勾勒出過去孔府歡度新春的場景。本次展覽還選取了許多館藏帶有“虎”形象的文物珍品,,譬如,,魯國故城出土的西周青銅器“‘魯伯悆’獸首鋬竊曲紋虎鈕銅盨”、漢代的“虎首銅鎏金車軥飾”,,以及清代的“青玉虎”擺件等,。
“福壽康寧——孔府過大年”展內(nèi)景。
“孔府的燈謎,,是難猜的,。”孔淑娟說,,孔府的燈謎很多取材于四書五經(jīng),,還有西廂記等流行戲曲,猜謎人要對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不熟悉,,是猜不出謎語的,。“比如,,有個謎語,,就叫‘太太是個啞子’,打四書里一句話,。謎底卻只有四個字,,夫人不信。”
在今年春節(jié)假期,,孔子博物館累計接待游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12%。有現(xiàn)場參展的年輕人稱,,看到以前的老物件,,沒想到過去人們的“年味兒”會那么濃,只是謎語很難猜出來,。
新京報記者趙利新
圖片由孔子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