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喜歡水,,又耐貧瘠,柳屬植物頑強的生命力,,讓植物學者們對它津津樂道,。張志翔認為,冬奧閉幕式上使用垂柳作為表演元素,,造型美觀的同時,,又能夠通過靚麗的綠色展現生機,他說:“造型柔美,,但又有一種堅韌的氣質,,外柔內剛?!?/p>
柳樹在我國是很普遍的植物
“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資料顯示,,柳樹也是我國被記載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在史前甲骨文中,,就已出現過“柳”字,,中國柳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歷史記載,,古蜀魚鳧王封樹定界,,用的就是柳樹?!傲姆N植地域特別廣,,容易成活,也容易識別,,在中國園林景觀中,,是特別常用的一種植物?!睆堉鞠枵f,,柳樹在我國隨處可見,,不論是河流旁,,還是沙漠里,都有柳樹,,“柳樹的觀賞性,,在國內有很高的地位,,它在中國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是一個讓人離不開的樹種,?!?/p>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提到荷塘兩旁的樹時,用了“楊柳和不知名的樹”來形容,,張志翔說:“這也能從側面看出楊柳在我國的地位,,不僅是百姓喜歡在村旁舍后栽種柳樹,文人墨客也對它情有獨鐘,,古典詩詞當中提到的柳更不必說,。”
“柳樹在國內知名度這么高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好養(yǎng)活,,也因為它觀賞性強,從它的功能上說,也有用來制作成薪炭,,提供燃料,,有一些品種的柳,還可以用來入藥,,比如阿司匹林里的有效成分,,最早就是從柳樹皮中提取出來的?!睆堉鞠枵f。
折柳送別的歷史由來
在中國古代,,每逢春暖花開,,古人多要遠行,在交通不便的過去,,每一次出行,都不知道再相見又是何年,,因此,,古人特別重視送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詩經》對楊柳的描述,,也是第一次提及“折柳送行”這一習俗,。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告訴記者,關于這一習俗的歷史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