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刀下去,,紅磚直接碎成好多塊,,沒法再用;有時候,,切好的磚塊太長或太短,,還得返工……由于經驗不足,、方法不對,鄒彬經歷了許多次失敗,。但他并不氣餒,,虛心請教。在工友們的指導下,,他仔細觀察不同磚塊在密度,、干濕度等方面的差異,找準切磚的力度和角度,,再反復練習,,即便受傷,也只是簡單處理一下,,就回到崗位上,。
勤學苦練一月,鄒彬擁有了挑選磚塊的“火眼金睛”和愈發(fā)嫻熟的切磚技術,。一次,,舅舅劉堯述在砌筑一個結構比較復雜的馬牙槎,需要多塊長短不一的紅磚,。沒等他開口,,鄒彬就將大小剛好合適的磚塊一一遞來。舅舅入行多年,,對此十分驚訝,,“他年紀小、話不多,,但確實下足了苦功夫,。”
熟能生巧,,磨出精湛技藝
在家人的鼓勵下,,鄒彬開始學習砌墻。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鋪漿,。一塊紅磚足足有4斤重,磚塊之間的黏合,,離不開水泥砂漿,。鄒彬學著砌墻師傅的樣子,左手持磚,、右手拿刀,,將砌刀往漿桶里一鏟,挑上一大團砂漿,,再把砂漿鋪在磚塊上,。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抹平,水泥砂漿就從磚面脫落,掉在地上,。鄒彬一下子蒙了,,他又挑出一團砂漿,抹在磚塊上,,依舊粘不住,。“別人都是這么做的,,為什么我沒成功,?”
不懂就問。舅舅的一番講解,,讓鄒彬發(fā)現(xiàn)了問題:磚面不能太過傾斜,,砌刀要在磚面上用力一刮,才能讓砂漿粘得更牢,。他反復練習,,終于讓砂漿牢牢地粘在磚面上。即使將磚面倒過來,、晃一晃,,水泥砂漿也沒有落下。一排磚,、兩排磚……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戴著手套的左手也磨出水泡,但鄒彬沒有停下來,,“熟能生巧,,找到了對的感覺,就想多練練手,?!?/p>
砌筑的第一面墻很快就通過了施工方的質量檢測,但鄒彬卻不滿足,,總覺得墻面看起來“不那么漂亮”,。他的目光一寸寸掃視墻面,不放過一個角落,,想方設法“挑刺兒”,。他發(fā)現(xiàn),磚塊間的水泥砂漿組成墻面的一條條灰縫,??蔁o論橫向還是豎向,這些縫隙都寬窄不一,,禁不起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