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明確可以提供現場祭掃服務的地區(qū),,要引導祭掃群眾削峰,、錯時,、限流祭掃,,減少祭掃現場人員聚集,。對規(guī)模較大的殯儀館,、公墓和骨灰堂,,要在4月1日至10日實行預約祭掃,。各級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要暫停組織群眾集體共祭,、骨灰撒海,、節(jié)地生態(tài)安葬儀式等集體性活動。各地要大力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會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引導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殯葬服務機構要大力推行綠色低碳祭掃,,積極創(chuàng)建“無煙陵園”,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活動,,引導群眾選擇文明低碳祭掃方式,。
湖北:湖北省民政廳發(fā)布通知強調,要加強祭掃高峰期安全預警管理,,適時提前開放,、延長服務時間、公布限流措施,,及時疏導人流,,減少人員聚集。殯儀服務機構和公墓管理單位要科學測算服務承載能力,,實行總量控制,、依約服務、錯峰祭掃,、有序開放。祭掃人數限制每批次50戶以內,,每戶祭掃時間控制在30分鐘,,祭掃結束后不能在墓區(qū)滯留。
上海:自3月18日8時起,,各公墓在微信公眾號上開啟3月26,、27日,,4月2、3,、4,、5日6個祭掃高峰日的預約服務,每天提供6個時段(7:00-16:00,、每時段1.5小時)預約祭掃名額,。入園者除出示健康碼、行程碼外,,還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福建:主要提供網絡祭掃和預約祭掃兩種服務。網絡祭掃主要依托“閩政通”信息服務平臺開設的“清明節(jié)云上祭”進行網絡祭掃等紀念活動,;在開放現場祭掃的部分地區(qū)則通過“閩政通”或當地清明節(jié)祭掃預約平臺及陵園電話進行預約,,市民需嚴格遵照預約時間到達方可入園。
湖南:已開通“云上清明”網絡祭掃平臺,,各地開通網絡祭掃平臺48個,,為公眾提供網上祭掃、祭掃預約等服務,。倡導群眾網絡祭掃,、預約祭掃、錯峰祭掃,,對清明祭掃墓園實施限流措施,入園必須驗碼,、測溫、佩戴口罩,、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四川:各地要大力提倡不跨省域、不跨地區(qū)祭掃,,提倡網絡祭祀,、居家追思,開展代為祭掃服務,,引導群眾減少實地祭掃活動,。靈活運用“仁孝四川綠色祭祀”預約祭掃微信小程序、網絡預約,、電話預約等多種預約方式,,采取預約、錯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掃人流密度,,減少人群聚集感染風險。各公墓管理單位要根據墓區(qū)空間,、地形,、道路等特點,,科學測算祭掃人數承載量,按最大承載量的70%分時段控制入園祭掃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