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西城區(qū)大柵欄街道百順社區(qū),,環(huán)衛(wèi)工人對公廁進行消殺,。新京報記者王嘉寧通訊員姜真攝
5月3日,,北京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會上介紹,,在疫情分析中發(fā)現(xiàn)有1例感染者因三次上公廁引發(fā)3例續(xù)發(fā)病例,繼而引發(fā)了近40例感染者,。此前公布的流調信息顯示,,189號感染者與229號感染者曾于4月21日共用公廁。
1例感染者上公廁,,進而導致近40人感染,,公廁成此輪病毒傳播擴散新渠道,無疑應引起足夠重視,,也對目前北京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遍布大街小巷的公廁,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對一座城市來講,,位置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廁設施,,清潔衛(wèi)生的公廁環(huán)境,,為這座城市的市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廁的密閉空間,以及其“公共”屬性,,較大的人流,,也讓病毒傳播有了“可趁之機”。
針對公廁成為病毒傳播新渠道的情況,,北京市城管委表示,,北京將增加公廁消毒頻次,,火車站、市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公廁再增加1次消毒,;封控區(qū)范圍內廁所應一人一消毒殺菌,,不能兩人(含)以上同時如廁。
不僅如此,,北京還從加強公廁保潔通風,、加強保潔員個人防護等方面,對原有《北京市公廁消毒管理工作指引》進行了修改完善,,指導各區(qū),、各作業(yè)單位做好公廁防疫消殺和公廁保潔人員防護工作。這些措施無疑都頗具針對性,,是“以快制快”及時堵住防疫風險口的必要之舉,。
要看到,對于一座超大型城市,,任何公共區(qū)域存在的病毒傳播風險點,,都可能導致病毒快速擴散和傳播鏈一再拉長?!耙钥熘瓶臁本褪且谝粫r間堵住風險口,,以精準有效舉措切斷病毒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