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賦能農業(yè)生產,。如今,在一批“新農人”的操控下,,手機遠程管理農田,種地盡顯科技范兒,。
“以前種地靠人拉肩扛,,種十來畝地就累死累活的。用手機種地,,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我們老一輩種地人根本操作不來,,以后種地就得靠有文化的年輕人?!闭驹邴溙锱?,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45歲的農民劉迎舉感嘆道。
在有“中原糧倉”美譽的駐馬店市西平縣,,1.2萬畝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由河南水投柏農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統一流轉,、投資和運營。畢業(yè)于鄭州大學的“80后”劉亞輝,,帶著兩名“90后”大學生臺曉林,、王仲琦,還有一名“00后”大學生王英凡,,“耕種”著這超萬畝良田,。
一條條筆直的麥壟,暗含新科技,?!懊織l麥壟之所以筆直如線,是因為使用了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提前規(guī)劃好線路,,全程自動化播種?!蓖踔夔f,。
如今,這超萬畝良田里,,物聯網控制著250多個自動化噴灌設備和墑情,、蟲情等智能終端,澆地,、施肥手機一鍵啟動,,時常引來周邊農民的參觀。
“科技的力量到田間,,種地變得有點‘高大上’了,。”劉亞輝笑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征兵說,,農業(yè)現代化關鍵是種地人的現代化。由大學生變身的“新農人”,,年輕有活力,,文化水平高,學習能力強,,接受新技術快,,正讓農業(yè)生產從“靠人力”向“靠算力”轉變,,從“體力活”向“技術活”轉變,新型職業(yè)農民正成為建設農業(yè)強國的新生力量,。
回農村,,奮力干一番大事業(yè)
4年多前,聽說齊葉葉要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回鄉(xiāng)務農,,她的丈夫很是不解,。齊葉葉給出了她的理由:離家近一點,現在農村有很好的發(fā)展機遇,。
今年32歲的齊葉葉畢業(yè)于西安石油大學物流專業(yè),,曾在沿海地區(qū)工作多年,擔任一家物流公司區(qū)域副總經理,,2018年選擇返鄉(xiāng)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