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四川,、陜西,、甘肅三省人大常委會同日公布了各省制定的關于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這是三省開展協同立法,,共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高質量建設的重要舉措,。三省的決定將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國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地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近年來,,三省相互積極配合,,開展了聯合巡護等大量工作,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取得積極成效,。
陜西省人大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曉燕說,,目前,國家公園法尚未出臺,,現行的自然保護地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能滿足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的現實需要,。為強化大熊貓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協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整體保護,、系統(tǒng)修復,、綜合治理,四川,、陜西,、甘肅三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協同立法,,制定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十分必要,。
“這次立法既是國家公園跨區(qū)域協同立法的積極探索,,也是共同做好新時代地方協同立法工作的一次生動實踐,?!彼拇ㄊ∪舜蟪青l(xiāng)建設環(huán)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梁偉華表示。
這是紅外相機于2023年7月27日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縣蜂桶寨片區(qū)拍攝到的兩只野生大熊貓,。
甘肅省人大環(huán)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朱建海介紹,,2022年底,,四川、陜西,、甘肅三省人大常委會商議決定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協同立法,。期間,,三省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推進相關工作,。
今年7月初,,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在成都組織召開了川陜甘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立法座談會,,修改完善決定草案,,并決定7月下旬,,三省人大常委會分別按照法定程序審議決定草案,,同步通過,、同步公布,、同步施行,。
近日,四川,、陜西,、甘肅三省人大常委會分別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三省的決定突出了協同保護的內容,,明確了總體目標和任務,。三省堅持生態(tài)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保護,、統(tǒng)一管理的要求,,共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高質量建設,,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qū)、生態(tài)價值實現先行區(qū),、生態(tài)教育展示樣板區(qū),,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省將堅持統(tǒng)籌協調,、科學規(guī)劃,、系統(tǒng)保護的原則,,聚焦保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原真性,、系統(tǒng)完整性,,全面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規(guī)劃建設,、保護管理,、發(fā)展利用等工作,,加強立法,、行政執(zhí)法、司法,、普法,、監(jiān)督等領域的協同配合,共同保護大熊貓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協同推進國家公園管理與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
決定還規(guī)定,,三省省人民政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協商解決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發(fā)展重大問題,。
三省建立聯合巡護、聯合執(zhí)法機制,,健全完善行政案件依法移送制度,,協同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巡護和執(zhí)法監(jiān)督檢查,預防和查處涉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違法行為,。
這是2022年3月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片區(qū)紅外相機拍攝的大熊貓母子畫面,。
決定還明確了大熊貓國家公園三省毗鄰地區(qū)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協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及所在地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重大建設項目聯合會商通報機制,,提升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三省還將實施科研一體化建設,共同構建多層次大熊貓保護科研合作平臺,,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建立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建立司法協作機制,,共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化建設等,。
此外,三省的決定既體現協同聯動,,又結合本省實際,,彰顯各自特色。甘肅在決定中依據本省白水江片區(qū)大熊貓保護的實際情況,,規(guī)定了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社區(qū)共建以及防震減災等相關條款。
陜西在決定中兼顧本省具體情況,,對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qū)的范圍,、管理職責以及園區(qū)內具體保護管理內容予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