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傾倒了無數游人看客。2017年10月7日,,農歷八月十八,,是這一年當中錢塘江涌潮最大的時候。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其實,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
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第一佳點為海寧市鹽官鎮(zhèn)東南的一段海塘,,第二個觀潮佳點為鹽官鎮(zhèn)東8公里的八堡,,可以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在第三個觀潮佳點為鹽官鎮(zhèn)西12公里的老鹽倉,,可以欣賞到“返(回)頭潮”,。
據了解,10月6日當天前往海寧鹽官觀潮景區(qū)的游客達到11.5萬人次,,游客車輛8500多輛,。這里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故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酷似天邊悶雷滾動,。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宛若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翅飛來,。潮頭推擁,,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墻直立于江面,傾濤瀉浪,,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
潮涌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一簇簇聲吞萬籟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壯觀,,其力無窮,據說有一年,,曾把一只一噸多重的“鎮(zhèn)海雄師”沖出100多米遠,。當潮涌激起巨大回響之后,潮水又坦然飛逝而去,。
圖為杭州蕭山美女壩觀潮點,,洶涌的“回頭潮”沖上堤岸,掀起2米多高的巨浪,。10月6日,,農歷八月十七錢塘江大潮日,在杭州蕭山美女壩觀潮點,,洶涌的“回頭潮”沖上堤岸,,掀起2米多高的巨浪,讓各地的觀潮游客大呼過癮,。
錢塘江大潮的形成,,是需要天時地利以及風勢的完美結合的。從天時上看:農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大潮的形成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涌。
圖為海寧鹽官觀潮景區(qū),,昨日,,觀潮游客達到11.5萬人次,游客車輛8500多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