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廠利益共享
本報駐英國記者黃培昭
眼下在英國,,圍繞擴建希思羅機場,、修建第三條跑道,機場附近的居民正躺在機場候機大廳進行抗議,?!班彵堋本用竦膽B(tài)度是:對政府擬建大型公共設施的必要性基本持認可態(tài)度,但不接受這些設施修建在自家門口,。如何破解“鄰避效應”,,也就成了一些重大工程實施前不得不認真考慮并妥善解決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激化矛盾,甚至陷入被動,。
“調動民眾的積極性,,讓盡可能多的居民擁有直接參與權,并切身感受到大型基礎設施的好處,,同時,,對民眾曉以利弊,進行細致耐心的釋疑解惑,,并在建筑的外觀設計上注重美感等,,這些都是英國破解‘鄰避效應’的主要做法?!眰惗夭继m特區(qū)區(qū)政府負責對外宣傳的官員布朗對本報記者表示,,即使很小的項目,都涉及大家的切身利益,,個體的訴求不盡相同,,支持和反對都很正常。
本報記者的郵箱里經常會收到區(qū)政府發(fā)來的郵件,,告知準備改造某段路,、計劃把某個停車場納入在建項目,甚至連砍伐幾十年的大樹都會就此征求住戶的意見,。隨后,,區(qū)政府還會舉行“聽證會”,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可以暢所欲言,,最后由負責項目的專門委員會根據主流民意投票決定,。
在英國的街道上,人們幾乎看不到垃圾,。在垃圾處理方面,,英國有哪些秘訣呢?有專家指出,,英國立法到位,、政策和法規(guī)完善是根本原因。自1848年英國頒布《公共衛(wèi)生法》以來,,與垃圾處理有關的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等法規(guī)不斷得到完善。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吉爾認為,,“參與,、透明和信任”是垃圾處理成功的關鍵。他表示,,由于垃圾焚燒而引發(fā)的環(huán)境,、健康等方面的危害在英國并沒有引發(fā)任何社會動蕩,,其中,激發(fā)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政府做到在建項目的公開透明,讓民眾對項目將帶來的好處以及潛在的危險等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等,,都是寶貴的經驗和成功之道,。
在吉爾看來,西方國家城市發(fā)展的經驗表明,,讓居眾早期就參與計劃,,可以在政府和公眾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和信任的橋梁,使事情“更加好辦”,。他說,,民眾有權查閱垃圾焚燒廠對環(huán)境影響的全面評估報告,這種信息透明公開,、讓民眾早期參與的做法,,往往會起到出人意料的正面效果。
激勵和補償,,也是英國垃圾處理值得借鑒之處,。激勵是指政府承諾,垃圾處理廠在建地的居民可以分享垃圾發(fā)電所帶來的各種收益,,并享受項目建設所帶來的就業(yè)機會和各類培訓等,,推動社區(qū)居民成為有效的“項目利益相關者”,即成為“實際上的項目受益方”,。補償機制,,即在家庭事業(yè)費等方面對當地居民實施優(yōu)惠政策,譬如,,當地居民通過地方政府直接參與能源服務項目,,包括垃圾轉換能源項目,就能減免水電費或燃氣費用等,。
據布朗介紹,在垃圾廠的設計,、規(guī)劃和建造上,,英國相關部門實施公開招標,不但要求投標者具有雄厚資質和一流專業(yè)水平,,還要求把審美等元素融入垃圾廠的設計中,。視覺上的審美效果極為重要,垃圾廠應該避免人們下意識地與“臟”“臭”等字眼相提并論,。如果能做到美觀,、大氣,,一眼看上去根本不像垃圾處理廠,與周遭環(huán)境完全融為一體,,達到建筑學與美學的和諧統(tǒng)一,,是優(yōu)先考慮的入圍選項。
制圖: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