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
管理制度(試行)》及2016年度行政事業(yè)單位
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答記者問
為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關于“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jiān)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的有關精神,,推動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全面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近日,財政部根據(jù)《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制定印發(fā)了《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財會〔2017〕1號,以下簡稱《管理制度》),,同時印發(fā)了《財政部關于開展2016年度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17〕3號,,以下簡稱《通知》),組織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yè)單位(以下簡稱單位)開展2016年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介紹財政部出臺《管理制度》的有關背景。
答:自2012年財政部發(fā)布了《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試行)》(財會〔2012〕21號,,以下簡稱《規(guī)范》),,特別是2015年財政部牽頭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制定的《指導意見》發(fā)布實施以來,各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并在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推動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的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各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落實《指導意見》提出的“建立內控報告制度,,促進內控信息公開”的改革任務和要求,,2016年以來,財政部對我國單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調研,,根據(jù)《指導意見》和《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在向各地區(qū),、各部門全面了解內控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基礎上,,組織基礎性評價、課題研究,、專家研討,、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規(guī)范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提高單位內部控制報告質量,促進單位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更好地發(fā)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單位內部治理水平,、規(guī)范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問:《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發(fā)布的過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從起草到發(fā)布,,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階段:
一是啟動階段,。2016年初,財政部會計司組織有關專家成立了“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體系研究”課題組,,啟動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2016年上半年,課題組多次召開研討會,,初步明確了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目的,、總體要求、報告機制及形式等內容,。
二是調研階段,。通過向各地區(qū),、各部門發(fā)函,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進展情況,、有關經驗做法,、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議意見等,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開展年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奠定了實踐基礎,。
三是測試階段,。2016年6月,財政部印發(fā)《關于開展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對各級各類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情況進行“摸底”測試,,幫助各單位查找內部控制基礎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以評促建”的方式,推動各單位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為年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積累了實踐經驗,。
四是研討階段。2016年下半年,,財政部課題組組織召開了一系列專家研討會,,邀請了部分中央部門、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單位,、《規(guī)范》實施財政部聯(lián)系單位以及內部控制理論界專家、代表,,針對《管理制度》以及單位如何開展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進行了多次研討,,重點對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格式和內容及模板進行了討論和完善。
在研討過程中,,各方面專家,、代表一致認為在我國全面開展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是一項創(chuàng)新性工作,應盡可能避免給各部門及單位增加額外工作量,。為此,,課題組針對內部控制報告格式和要求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設計,以標準化表格的填報形式代替文字性描述,、以定性及定量相結合的客觀性指標代替主觀性描述,,從而有效降低了單位編報內部控制報告的難度和工作強度,也提高了各地區(qū),、各部門匯總內部控制報告的效率和信息的準確性,。
五是征求意見階段。在課題報告,、調研測試和深入研討的基礎上,,2016年12月,,財政部會計司起草了《管理制度》和《通知》的征求意見稿向國家發(fā)改委、國務院國資委,、國土資源部,、環(huán)保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審計署等部門征求了意見,并同時向財政部部內10多個司局征求了意見,。反饋意見總體上對《管理制度》和《通知》表示贊同,,有關各方也針對征求意見稿中具體內容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和建議。
六是完善和發(fā)布階段,。2017年1月,,在充分吸收借鑒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財政部會計司對《管理制度》和《通知》相關條款和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個別未直接吸收的意見建議也與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了溝通解釋,,取得共識,最終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并正式印發(fā),。
問:《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答:《管理制度》共八章,二十九條,。主要內容包括:
1.總則,。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據(jù)、適用范圍,、內部控制報告的定義,、內部控制報告編制的原則、內部控制報告的責任主體,、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開展方式等內容,。
2.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組織。主要明確財政部,、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及各行政主管部門在分別組織實施全國,、本地區(qū)、本部門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過程中的責任及主要職責,。
3.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與報送,。主要包括各單位編制內部控制報告的工作要求、依據(jù),、審批過程及報送要求等內容,。
4.部門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與報送。主要規(guī)定各行政主管部門匯總本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工作要求,、依據(jù),,以及報送本部門內部控制報告的要求等內容,。
5.地區(qū)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與報送。主要規(guī)定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匯總本地區(qū)部門內部控制報告和下級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報告的工作要求,、依據(jù),,以及報送本地區(qū)內部控制報告的要求等內容。
6.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使用,。主要對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在內部控制報告的分析及分析結果使用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
7.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監(jiān)督檢查,。主要包括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監(jiān)督檢查的總體要求、工作原則,、工作方式,、考核的落實、對違反規(guī)定的單位進行責任追究和處罰處分等內容,。
8.附則,。主要明確各地區(qū)、各部門可依據(jù)《管理制度》制定具體實施細則,,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內容。
問: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如何開展2016年度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
1.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后,,應當立即全面啟動本地區(qū)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廣泛動員本地區(qū)各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并及時匯總形成2016年度本地區(qū)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
各省級財政部門應當于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對下級財政部門上報的地區(qū)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及同級部門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和匯總工作,,將本地區(qū)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紙質版和電子版報送財政部(會計司),。其他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按時完成本地區(qū)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匯總及報送工作,。
各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應當于2017年5月20日前直接向財政部(會計司)報送本地區(qū)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
2.各部門。各部門應當研究制定本部門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實施方案,,積極組織所屬各行政事業(yè)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報告編制工作,,并及時匯總形成2016年度本部門內部控制報告。
各中央部門應當于2017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和匯總工作,,將本部門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紙質版和電子版報送財政部(會計司),。其他各級部門應當按照同級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按時完成本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審核,、匯總及報送工作。
3.行政事業(yè)單位,。各單位應當以《管理制度》和《通知》為依據(jù),,在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按照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編制完成本單位2016年度內部控制報告,并按時報送上級行政主管部門,。
問:財政部對《管理制度》和《通知》的貫徹實施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對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xié)調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強內部控制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做好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審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數(shù)據(jù)準確,,報送及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各單位應當在認真學習《指導意見》和《規(guī)范》的基礎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本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并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時編制和報送內部控制報告,。
三是強化分析,,推動整改。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對內部控制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及評價結果的應用,。同時,,加強對本地區(qū)(部門)所屬單位內部控制報告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每年應抽取一定比例的內部控制報告,,對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進行檢查,,推動所屬單位做好內部控制問題整改,逐步完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
四是加強宣傳,,交流經驗。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加大對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制工作的宣傳推廣力度,,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微信等媒體資源,,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持續(xù)宣傳報道。同時,,探索建立本地區(qū)(部門)內部控制工作聯(lián)系點制度,,選取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成效突出的先進單位作為本地區(qū)(部門)的內部控制工作聯(lián)系點。通過對聯(lián)系點內部控制工作情況的總結,、提煉形成經驗,、做法及典型案例,與其他單位分享經驗和成果,,充分發(fā)揮聯(lián)系點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推進本地區(qū)(部門)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